第375章 巴拉那河煤钢共同体(8 / 10)

区域钢铁产能提升可以减少对欧美进口的依赖,促进阿根廷的机械制造、交通设施等下游产业发展。

玻利维亚锡、钨矿,铁矿和奥格兰铁矿、煤矿,阿根廷的煤矿、铁矿,提供原材料,乌拉圭和巴拉圭则成为钢铁厂和运输枢纽,阿根廷将为四国建立属于自己的钢铁厂。

圣保罗钢铁,奥格兰钢铁,乌拉圭钢铁,巴拉圭钢铁,玻利维亚钢铁公司是支援的重心,根据发展计划,四个国家至少在五年内增长200万吨的钢铁产能,满足国内发展需要。

未来建立5亿美金共同储备金,成立一个巴拉那银行,各国按出资比例获取投票权,最高不得超过30%。

1970年前实现建立五国的关税同盟,统一工业化发展标准。

在蒙德维的亚设立共同体钢铁研究院,各国派遣工程师,共享专利。

新的钢铁公司必须采用阿根廷国家标准,阿根廷不能收取技术服务费,设备采用阿根廷生产的,阿根廷必须保证设备价格是低于欧美价格1成到2成。

阿根廷需要帮助培养四国钢铁发展人才,保证各国的利益,通过奥格兰桥头堡挤压北巴西生存空间。

拉普拉塔钢铁新董事长卡洛斯·特赫多在会议中当场宣布:“未来三年,我们将向奥格兰出口50万吨轧钢设备——价格比德国人低30%以上!”

奥格兰总统塞夫罗在会议结束后表示,巴拉那河煤钢共同体的最终目标是让巴盟5国之间能够展开自由贸易,自由投资以及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弗朗迪西总统发出豪言:

“从今天起,阿根廷的钢铁就是南美的脊梁!我们不会允许任何人——无论是里约热内卢的军阀还是华盛顿的银行家——继续骑在拉普拉塔人民的头上!”

致全体国民:

“同胞们!当亚西雷塔的电流点亮千家万户,当奥格兰的铁矿变成乌拉圭的轮船,当玻利维亚的矿工第一次用本国钢铁建造房屋时——历史将永远铭记1965年6月6日!这不是终点,而是阿根廷领导南美复兴征途的第一步!”

内阁总理大臣圣赫塞在内阁召开的工作会议上表示,巴拉那煤钢共同体的经验会议中做出的总结,合作将成为阿根廷转型为新联邦制提供经验,巴盟的合作将继续升级。

巴西大使冲进会场抗议,未经通报闯入,高喊“这是对巴西主权的挑衅和践踏!”,试图抢夺条约文本。

乌拉圭外长回应:“先生,请记住,这里不是里约热内卢!”

总统弗朗迪西冷笑回应:“看来里约热内卢的先生们还没习惯平等对话。”

玻利维亚总统当场命令卫队“请”巴西大使离场,巴拉圭军官代表故意用瓜拉尼语嘲讽:“这条疯狗该拴在亚松森动物园。”

布宜诺斯艾利斯五月广场上,二十万民众高唱《祖国进行曲》,科恩内阁的支持率飙升至78%。

五个签约国的主流报纸均对巴拉那河煤钢共同体高度评价。

阿根廷《号角报》的头条是“历史性胜利!五国钢铁联盟开启新时代”。

《国民报》头条则是“煤钢共同体:新内阁的经济联盟还是大冒险?“

《新阿根廷日报》头条“这是阿根廷民族的胜利,也是也是南美解放的里程碑!”

副标题:《巴拉那河煤钢共同体条约》签署——五国联手终结巴西-美利坚霸权时代

《布兰卡日报》标题:祝贺煤钢共同体的成立,为失业的建筑工人欢呼!水电项目将带来新的就业潮。

《罗萨里奥先锋报》的标题则是:“阿根廷钢铁征服南美?先解决铁路运输瓶颈!“指出巴拉那河航运能力不足,可能导致钢铁厂原料供应延迟,需要建立更多的跨国铁路。

《科尔多瓦日报》深度社论标题:《煤钢共同体?不,这是阿根廷工业财团的新殖民主义!》,阿根廷国内也有不少批评的声音放出。

《门多萨太阳报》《图库曼日报》《内乌肯日报》《阿根廷经济评论》均给出了负面评价。

奥格兰《国家报》标题:“从铁矿到未来:我们终于摆脱巴西枷锁”

巴拉圭《abc彩色报》标题:“斯特罗斯纳总统的伟大外交成就”

《祖国报》标题:《斯特罗斯纳元帅的远见:巴拉圭从农业国迈向钢铁时代》

玻利维亚《矿业报》标题:《历史性转折!玻利维亚终获工业化入场券》

《民族报》标题:《斯特罗斯纳元帅的榜样:巴拉圭让渡河流主权,我们只需出让矿山!》

乌拉圭——《东方报》标题:《乌拉圭的复兴:煤钢共同体带来10万就业》

签约当日,北巴西宣布与美利坚加强军事合作,并提高对阿根廷的关税。

巴西总统府发出声明:“巴西不会容忍邻国组建反巴西联盟,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国家利益。”

总统府认为该条约违反了1947年《里约热内卢互不干涉协定》,要求美洲国家组织紧急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