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我又没给你干活,要你的钱干什么啊,我也没那么困难,只是节省惯了”
推辞了一番,她最终还是没有收钱,倒是看上了叶校的手套,问她在哪里买的。她冬天在外面干活,手指都裂了。
叶校笑了笑,直接把手套送给她了。
回去的路上很安静。
今天采到了不错的素材,本应该高兴的,吴耀连叹了两声气。
叶校戴上耳机看向窗外,她不像吴耀那样震撼,因为对叶校来说这不是别人的故事。
自己在老家读书的那些年,叶海明和段云是否也是这样
没文化,没手艺,没出路。
可是无论多辛苦的父母,唯一信念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少吃一些苦,好好念书,出人头地。
只是生存,就要拼尽全力。
鼻尖有酸意,她跟自己说,只需做个客观的记录者,不要陷入极端的情绪里,那样对工作不利。
下午还要去别的地方,她和吴耀没回办公室,就近找了家咖啡馆解决午餐,顺便休息一下。
两人讨论了一会工作,吴耀吃饱后太困了,便趴在桌子上睡了一会。
叶校拿出手机,给父母转去这个月的生活费,这次多转了五百。
回完所有的消息,她脑袋放空。脑海里忽然冒出上次吃饭的事,顾燕清和女人聊天的画面竟然挥之不去。叶校猜测对方外貌如此出众,应该是一位主持人。
叫什么
鬼使神差的,人性本能的窥探欲再次冒出来,她在克制自己这份妄念的同时,手指却已经点开了搜索引擎,拼音输入了。
搜索引擎没有让她失望,第一个结果就是b城电视台的主持人,林舒。
“”
叶校想,这样的她,像个猥琐男。
她往下扫视林舒的个人履历。b城电视台都市频道主持人,198x年出生于b市,有留学经验,先后主持制作多挡王牌节目。
履历非常漂亮,可以说,她从出生开始就走的是精英路线。
叶校快速浏览着重要信息,将网页一拉到底。
突然,她的眉头一蹙。
百科里有个关联人物,陈观南前夫b城电视台记者,策划人,现任b城卫视驻j国首席记者。
十分钟后,叶校猛吸了一口气,她这算不算是吃到偶像的瓜
吴耀醒来的时候,叶校已经关掉了手机,面色如常地看电脑。
他问“你都不累的吗”
叶校淡淡地道“还好,你休息好了吗好了就走吧。”
接下来的半周,一如既往地忙碌,早出晚归,风餐露宿。
但两人又在工作中起了极大的分歧。
吴耀想放大王阿姨给女儿买鞋子这件事,他有所指向性地表达出正在上学的女儿,跟在外打工的妈妈要一双家庭负担不起的运动鞋,以此来激化矛盾,增加热点。
叶校坚决不同意,她认为吴耀在刻意引导。王阿姨的女儿并不知道妈妈在外打工如此辛苦,她只是提出想买一双好点的鞋子用来体育考试。
两人在办公室争执起来,吴耀不明白地看着叶校“有什么区别吗王阿姨很辛苦,只吃馒头咸菜,省钱给女儿买运动鞋是事实吧,我写的有错吗”
叶校问他“你不觉得你的报道有失公允吗”她再次强调,“王阿姨一直告诉家里人,自己在外面过得很好,女儿不知道母亲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才开口要鞋子的。”
寥寥几个字的偏差,事件的面貌则完全不同。
吴耀看了叶校一会儿,女生的眼神十分坚定,他说“叶校,你能别在这个时候斤斤计较吗能显出什么呢”
叶校盯着吴耀,不说话。
吴耀静默几秒,再次开口“说句不好听的,我们身上是背着任务的,我报道的也是事实,并没有夸大。”
叶校却寸步不让“但你在引导舆论。失实的报道能造成多恶劣的影响,还有现在网上的人有多不冷静,你都清楚。不要自作聪明。”
如果这样报道出来,有键盘侠去辱骂那个备战中考的小姑娘,会造成什么后果,谁都没法负责。
吴耀却置叶校的敏感度于不顾,说她去预判还没发生的事,十分没意思,且天真。
两人争论半天无果。
但是吴耀的职级分量比她重,事情最后将如何走向,这两点叶校很清楚。
叶校精疲力尽地下班,吴耀的话让她情绪沮丧,很多事情都想不通。
她选择这份职业的初衷是陈观南,想成为他那样一个笔杆担责任的记者,可是这根笔杆的自主权却不在她手里。
快到圣诞节了,地铁轿厢里贴满了圣诞广告,红绿相配,看得叶校心烦意乱。
回到学校,八点钟,爸妈给她打了个视频过来。
段云又老生常谈地跟叶校说,“怎么又给我们打钱啦,在家花销很少的,基本上不用钱。”
叶校只感觉累,她再次脾气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