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4 / 4)

自春秋战国,青瓷就开始出现在世家贵族们的手里,到秦汉,烧瓷的技艺渐渐成熟,青瓷开始逐渐出现在部分家有余财的百姓手里。

世族和百姓之间用瓷的区别,也只在世族用的青瓷造型更奇巧,制作更精致罢了。

像当初霍思城好奇弟弟的陶制小玩具,王若彩便以青瓷小羊逗弄她。

白瓷第一次在外人面前正式现世,是慜帝二年陆瑶拜访武昌的大儒邹或时,以一套绝世的白胎薄瓷相赠,邹或引以为重礼,虽然并没有因为这份重礼改变立场,但是等到陆瑶走后,他以自己拥有这副白瓷为傲,飞速宴请自己的一众好友,在宴会上“不经意”地展示了一番这副绝美精致的瓷器。

这副白瓷一露面,就成为宴会当之无愧的主角,赴宴者皆以用此杯饮茶为傲,而这套绝美瓷器的现世,又带动江南豪族们对制新瓷和用精美茶具饮茶的追捧。

家家户户都差遣工匠制新瓷,要更薄,更透,更白,像邹或家的那一套那样,薄而透得能映照出杯中茶水的颜色,也难怪邹或骄傲地称之为咬绿映雪了,那么薄的杯子,碧色的茶汤几乎要透杯而出,却又刚好被圆融地圈在杯内,完美符合此时人们的审美。

但是那套咬绿映雪之所以能被邹或频频拿出来做炫耀用,不就是仗着它千金难得,寻常人都难以仿造吗

任江南各族圈养的工匠伤透了脑筋,也再难得邹或那么薄、那么透、那么白的瓷,不说薄和透,光是白瓷,江南的匠人们就达不到。

自家做不出,就只能到别处求,而邹或是不可能说出自己那套杯子的来历的,于是那段时间,江南到处都有人在求白瓷,还会特意强调,是烧出来天然就是白色的瓷,不是你往上抹一层粉的伪白瓷。

白瓷算是一夜成名,天价而不可得。

与之一起火起来的,还有另一样物事。

茶。

在过去几百年,中原大地上最流行的饮品都和茶这个名字没有什么关系,被名士们引以为风雅的杯中之物,不是茶,而是酒。

即使近几百年,江南也渐渐有人喜欢饮茶时那种符合老庄境界的淡泊宁静的高级气氛,这也只是少数人的爱好。

人们更爱的饮品,除了老少皆宜的各种糖水蜜水,还要数酒。

在饮品届真正的顶流酒面前,茶还只能算是一个有些名气但是还是小众圈子里火的小透明。

而自邹或用咬绿映雪勾引他那一帮友人开始,茶这种还算新鲜小众的饮品在渐渐在江南传扬开来,它开始和酒与“豪放不羁”这种文化意境绑定一样,有了自己相绑定的文化意境,那就是一个字,雅。

制茶雅,泡茶雅,而饮茶,更是雅中之雅。

想你面前摆一个小小的玲珑的杯子,泡一杯只有淡香喝起来还微苦又回甘的茶吧,“超然物外”“淡泊宁静”“高雅怡人”这些美好的形容词是不是开始纷纷往外冒了

既然如此,谁还能不去买一盒上好的茶叶,为自己泡上一杯清新淡雅又超然的茶呢

从这时候起,丹阳某个格外适合种茶的小县里产出的优品质绿茶,开始在江南卖爆了。

而当初梅县令在丹阳某县说着要为当地人找一条新的谋生之路时,谁又能想到,这竟是日后闻名世界的茶都之始呢。

茶叶在江南火了,而茶叶的火,又再次带动人们对白瓷的渴望。

这时候,陆瑶才让手下人出来,通过一些隐秘的渠道,以近乎天价,卖出了十分少的一部分白瓷。

如今王业以白瓷招待江右豪族们,豪族们焉能不感到荣幸

作者有话要说如今的茶起源有神农说,西周说,秦汉说和六朝说,但是最早的比较可靠的记载起于汉宣帝,本文采用秦汉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撩撩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