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创新菜的后遗症(1 / 2)

今年的雪,一场紧接一场,好似跟南宋百姓过不去似的,大地每抹白一次荒原,就顺带抹去数百流民的生命。

南宋人口,在这个凛冬,急剧而减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同学们,今天我要给你讲的这篇文,叫千字文”

现在的状元班颇具规模,刘腾、李特、李流,外加后收的8个小童,一共11个人。

王洛闻教完这堂课后,终于攒够了经验值

先刷500经验,晋升到贫民5级身份。

第5亩地凭空出现,位于真空储藏仓南面,与左首的高粱地呈一列。

第五种付费粮种,王洛闻选择水稻。水稻跟之前的玉米一样,也是1000点经验。

根据系统的水稻详细种植说明及附属开发项目,王洛闻决定尝试“大垄双行”栽种、稻蟹综合养殖模式

她攒足经验值,起先是为了稻田养鱼,现在改主意了,养鱼改养蟹

蟹好吃呀

只要种养方法得当,河蟹不仅能清除稻田杂草、预防虫害,蟹粪还能提高土壤肥力。

王洛闻授课耕田知识时,面向的优秀学员身份转变,变为武仆、李氏、赵仆、孙四娘四人

当然,状元班的小童们也不能闲着,一个个都要旁听做笔录

武大郎抢先举手。

“女郎,螃蟹是啥”

“一种吃食。蟹肉跟鱼肉一样好吃。”

武大郎解决了众人疑问,一时间,竟能体会刘腾往日被众人追捧的感觉了

讲述完理论,王洛闻再与武仆四位主力军开展圆桌会议,在她自制的沙盘上模拟了稻田的栽种示范模块。

各方面都总结清楚了,众人一清早来到了第五亩田。

首先,水稻田四周要筑起高高的田埂,高度、厚度起码要达到60厘米往上,防止螃蟹越狱。

待田梗筑起后,还要铺上两层女郎所说的塑料膜,增加螃蟹越狱难度。田埂要设置进、出水口,进、出水口更要安装防逃棚。

说干就干,先筑田埂

田埂内侧四周要挖2米多宽、1米深的沟,这个沟就是养蟹的主要场所,掘出的土,正好用来垒埂。

男子一人一把掀,女子一人一个土篓

挖土、垒埂、拍实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一朵花”刘腾、李流带领一帮小郎唱着鼓劲儿的歌。

王洛闻受小郎们气氛感染,挥拳、一张口,就是老版西游记前奏“噔等等灯、灯等等噔、嗖嗖”

众人

还是李特给王洛闻面子,隔老远喊了句“女郎加油”

忽然,李特回身,刚才一刹那,他竟觉得后脖颈森森发凉

刘腾和李流嬉笑一下,卖力的铲土,低头瞬间,眼中阴鸷森冷李特算什么东西虽没刻奴字,也最多是个奴而已竟敢跟阿姊这样说话吗

可恨还是自己年纪太小,什么都帮不上阿姊令阿姊不得不依靠别人

另一边,周小娘子刚盛满一篓土,就被王小娘子撞倒。

周小娘子“哎呀”一声、差点栽进沟里。

“哎呀”王小娘子学她样子怪叫一句,翻个白眼走开。

“我可没碰你啊”赵小娘子冷言冷语从旁过去。

周小娘子瘪嘴爬起,重新装土。

挖沟、垒田埂的工作量很大,一上午,众人连十分之一范围也没弄好。

“先吃饭”王洛闻下令。

李氏吹了声哨,把女郎命令转达众人。

放下哨子,李氏喜欢的不得了,这哨子真是太好用了而且只有她和武仆有,这说明在女郎心里,她和武仆比这些后来的身份高。

武仆跟王洛闻说了声,快步跑回做饭。

李氏背上阿秦,这小娘子玩土玩疯了,现在直打瞌睡。

孙四娘也先一步回去做饭,周小娘子追上去,要给孙四娘打下手。

“阿姊,你累不累”刘腾一说话,嗓子都有点哑。

王洛闻吓一大跳,赶紧摸他额头“咋了嗓子咋哑了”

“唱葫芦娃唱的,嘻嘻。”

“熊孩子,下午别吼了”

“阿姊今天吼、唱的是啥嗖嗖”他问完,还模仿了一句。

“呦还学会取笑我了啊看我不揍你”

“哈哈”刘腾撒腿就跑。

中午这顿饭,武大郎还是老两样烙饼,苜蓿鸡蛋汤。

王洛闻瞪一眼武大郎,训他道“要有创新精神那么喜欢烙饼,以后把饼挂脖子上啃个够”

她来到厨房,看着缸里的苜蓿犯愁,天天都是苜蓿,咋创新呢

有了凉拌苜蓿

创新就是小米辣和香油喽

然后,下午,刚开始垒田埂一小会儿后,小米辣和香油后遗症来了

王洛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