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状元和浆糊(1 / 2)

自此,袁、沈、满三族将退出南宋门阀

萧野驴振臂高呼“随本将诛庾贼”

诛庾贼

诛庾贼

诛庾贼

萧氏部曲齐声呐喊鼓噪四起旌旗蔽日

“攻城”萧野驴下令

密密麻麻的南宋军、萧氏部曲撵着流民一起冲向邺城城墙

庾氏部曲居高临下,感受漫天尘土喧嚣大地在尘土席卷过来的同时,震动愈来愈强

轰隆隆

滚木、热油从城头推下。

刷刷刷

双方羽箭互射

惨叫声、攻城器械声绞在一起

就在这时,太子身旁一个属官,突然举弓瞄准位置赫然是萧抚军

太子余光瞅到时,箭已射出

“哎呦”王洛闻脚陷在泥里,差点歪倒。

旁边垄道的李特赶忙过来扶起她。

“哈哈,不要紧。”

武仆、李氏负责给苜蓿地、红薯地浇水,王洛闻和李特负责清理三亩田上的杂草。

“女郎,”李特像发现重大秘密,悄声问“您不觉得耕田这儿,很暖和么”

“不暖和咋能种出粮食”王洛闻故意逗对方一句后,说道“我的搬山大法,可搬山、搬屋、搬井,更可搬四季如春。以后你会习惯的。”

好吧。李特无语,回到自己垄道继续清杂草。一会儿工夫,就甩开王洛闻十米远。

李特听到王洛闻发出不服气的“哼”声后,偷偷一笑,女郎怪异就怪异吧,再怪异也是心善的女郎。

王洛闻摇头一乐,这李特,简直是叛逆期少年嘛,明明对她直刷感恩、崇拜指数,表面却故作严肃。

王洛闻觉得腰快断了时,捶着腰看自己劳动过的成绩。

才四趟垄

呜呼不劳作时,看着一亩田也没多少呀

捶打十几下,继续主要是别人都在忙,就她干的慢不说,每次她停下来直起腰时,都只有她一个人这样干

他们都不累吗

李特拔完自己那半亩地,赶紧过来帮王洛闻。

而后,俩人来到红薯地。

天红薯地的杂草更密

“女郎歇着,我”

“不歇”王洛闻深呼口气,给自己打气,说道“我要做一个合格的地主加油”

“加油”

“对加油就是鼓劲儿的意思李大郎,加油王女郎,加油哈哈”

李特看着王洛闻没心没肺的大笑样子,也忍不住咧大嘴角笑。“女郎加油”

过一会儿,李特拔完了一垄,又从另一垄返回。两人相错时,李特喊道“女郎,加油”

王洛闻“哼”一声,把头扭向另一边。

李特低笑两声。这女郎,亲自下地劳作就够惊奇了,还这么认真、这么要强这世间,为富且仁者,可能就只有这样一个女郎

待高粱地也清除完杂草,日头已经西沉。

今天辛苦归辛苦,但成就感也满满。

回来石屋,王洛闻跟螃蟹似的爬上炕,一动不想动。刘腾小手使劲,一边给她揉腰捶背,一边给她讲今天他教李流、阿秦学过什么。

王洛闻听了一小会儿就睡着了,待李氏做好晚食,刘腾把她叫起来。

吃过晚食,王洛闻恢复精神,开始她的教育大业。

一人发一只签字笔,一个练字本,一起学习复习“红薯、苜蓿、高粱”六个字。

然后王洛闻摸清李氏兄弟的文化水平了。俩兄弟虽然出身武将世家,也近乎文盲。他们除了认识自己名字,她让练的这六个字里,只认识“高”字。而且认识归认识,写不好。

李特举手。

“说。”

“女郎,这笔”

“写不好怪笔是吧走不好路是不是还怪袜子破洞”

女郎好凶李特挠头,后悔自己多嘴

大约一小时过去,王洛闻望着一桌子的奇形怪状的大字,愁掉头发。她发现写字越丑的、往往字体越大

武仆、李流俩人,一页只写一个“薯”字,都恨不能挤出去

王洛闻拿木棍儿敲敲桌子,说“三天后,我给你们分班以后按班级给你们布置不同的学字任务一共分俩班把这几个字练好了、并完整背诵悯农诗的,分在状元班;剩下的,分在浆糊班为啥叫浆糊班知道不就是说,你们脑袋里没长脑子,长的全是浆糊”

刷刷刷,除了阿秦,众人全举手。

“李小郎说。”

“女郎,啥是悯农诗”

“嗯”王洛闻清下嗓,推一下并不存在的“老花镜”,说道“这就是现在我要教你们的新知识。都放下笔,我念一句,你们跟着念一句。今晚背过的才准睡觉。春种一粒粟,念”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