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2章 用对比打脸(2 / 3)

大国军垦 大强67 6424 字 1个月前

%的选民支持发展氢能——他们或许能买通议员,却买不通老百姓的眼睛。”

叶雨泽看着屏幕里儿子眼角微微的细纹,忽然想起那些在沙漠里测试的日夜。

“还记得你小时候,总问我为什么要在沙子里种树?”

他轻声说:“现在你该明白了,有些根,扎下去的时候没人看见,等枝繁叶茂了,自然能挡住风沙。”

挂了电话,他走到窗前。军垦城的灯光已经连成一片,加氢站的光柱刺破夜空,照亮了远处正在播种的棉田。

一辆“双能车”缓缓驶过,车尾部的水管在田埂上浇出蜿蜒的水痕,像一条银色的丝带,系着这片土地的过去与未来。

伊万抱着一摞专利证书走进来,最上面的那张写着“氢能农机闭环系统”。

“刚收到消息,德国农业协会想引进这套技术。”

他的眼睛在灯光下发亮:“他们说,当拖拉机排出的水能浇地,就再也没人怀念烧柴油的日子了。”

叶雨泽接过证书,指尖触到纸页上凹凸的字迹,忽然想起很多年前,这片土地还是一片荒漠。

那时谁也想不到,有一天,光伏板的蓝会和棉田的白交织,氢能车的水会滋养草木的绿。

而那些关于能源的博弈与坚守,终将在车辙碾过的地方,生长出比春天更长远的希望。

远处的研发中心依旧灯火通明,隐约能听见工程师们的争论声。

叶雨泽知道,这场战斗还远未结束——华尔街的期货曲线还在波动,国会山的法案还在修改,施耐德的邮件里依旧藏着试探。

但只要军垦城的灯光不灭,只要那些车还在土地上跑,只要治沙人的笑容还在,这条路,就永远值得走下去。

就像此刻窗外的月光,穿过云层,落在加氢站的水洼里,映出漫天星子。那些星子,既是过去的汗水,也是未来的种子。

叶雨泽刚在新落成的氢能农机检测中心签完字,李林东就拿着一份加密电报匆匆进来。

电报是叶风从华盛顿发来的,只有一行字:

“米国司法部盯上了未来进步党,说我们涉嫌‘外资渗透’。”

窗外,伊万团队研发的氢能播种机正在棉田作业,机械臂精准地将棉籽埋进土壤,车尾部排出的水珠落在刚翻耕的土地上,洇出一个个深色的圆点。

“他们查不到资金问题,就开始拿‘国籍’说事了。”

叶雨泽摩挲着电报上的字迹,忽然想起叶风接手战士集团那天,特意打来电话说的话:

“爸,你放心,我不会忘记,我是华夏人,我的家乡是军垦城。”

此时的华盛顿,叶风正坐在国会山的听证室里。对面的共和党议员举着他十年前在军垦城考察的照片,语气尖锐:

“你一边以米国公民身份推动能源法案,一边让家族企业拿下卡塔尔的订单,这难道不是利益输送?”

叶风平静地翻开文件夹,里面是未来进步党的财务公开报表。

“过去三年,我们接受的政治献金中,92%来自本土环保组织和新能源企业。”

他指着其中一页,“倒是您的选区,去年从埃克森美孚拿到了两千万美元的竞选资助——要不要我读一下他们的原油出口数据?”

听证席后的大屏幕突然亮起,播放着得州炼油厂的排污画面。

黑色的废水顺着河道流淌,岸边的芦苇丛早已枯黄。

“这是上周环保署的检测报告!”

叶风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那里的地下水含苯量超标17倍,而你们却在讨论一辆氢能车是否‘合规’。”

人群中响起低低的议论声,叶风忽然起身,指着窗外飘扬的星条旗:

“我的祖籍虽然是华夏人,但我父亲和叔叔名字谁不知道?”

“我现在站在这里,是想让这片土地上的孩子,既能看见石油钻井的历史,也能呼吸到没有黑烟的空气——这难道不是米国梦的一部分?”

听证会结束时,走廊里的记者们蜂拥而上。

的镜头对准他胸前的氢能车徽章,追问:“有消息说米国商务部将把战士集团列入‘实体清单’,您怎么看?”

叶风侧身避开镜头,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抗议人群——那些人举着“保卫能源主权”的标语,却不知道标语所用的塑料布,原料正是沙特阿美的原油。

“实体清单拦得住零件,拦不住技术!”

他的声音突然提高,“去年我们在墨西哥建厂时,当地工人用拖拉机改装的储氢罐,比实验室的模型还耐用——真正的创新,永远在土地上,不在清单上。”

军垦城的研发中心里,王丽娜正盯着屏幕上的电池测试数据。

欧盟突然宣布将电动车的碳排放标准提高30%,这意味着“闪电七号”如果不升级电池,将无法进入欧洲市场。

“德国大众刚才发来邮件,说愿意共享固态电池专利,条件是我们放弃在慕尼黑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