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1章 成为大国并且要崛起(2 / 3)

大国军垦 大强67 5615 字 1个月前

有了起色。种植的小麦绿油油一片,长势喜人。

养殖场里的牛羊膘肥体壮。当地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后,态度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主动要求学习新技术,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来。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尼国缺乏完善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体系,丰收后的粮食和肉类无法及时处理和销售,容易造成浪费。

杨革勇和叶雨泽意识到,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起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他们利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联系到索国国内以及周边国家的企业,在尼国投资建设农产品加工厂。面粉厂、肉制品加工厂等相继落成,将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同时,组织成立农业合作社,帮助农民统一销售农产品,避免恶性竞争,保障农民的利益。

在这个过程中,杨三也积极配合父亲和岳父的工作。

他派出军队维护农村地区的治安,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协调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为农业发展提供支持。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尼国的农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大片荒芜的土地被开垦,粮食产量节节攀升,百姓的餐桌上逐渐丰富起来。

养殖场的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开始出口到周边国家,为尼国带来了外汇收入。

看到百姓生活逐渐改善,反抗的声音也越来越小。一些曾经抵制索国统治的人,开始转变态度,主动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

杨革勇和叶雨泽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治理尼国的第一步,算是成功迈出了。

然而,他们清楚,这仅仅是开始。尼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普及、医疗改善等诸多问题,还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投入。

但他们坚信,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尼国一定能走向繁荣稳定,索国对这片新领土的统治也将更加稳固。

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杨革勇和叶雨泽又将目光投向了尼国的教育和医疗领域。

他们深知,只有提高国民素质,保障人民健康,才能为尼国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叶雨泽和杨革勇站在蒙巴萨城郊新建成的农业合作社屋顶,望着远处麦浪翻滚的田野,心中却并未有丝毫懈怠。

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他们知道,接下来的路更加艰难而漫长。

“温饱只是第一步,”叶雨泽摩挲着手中的莫合烟,目光坚定,“教育和医疗不跟上,尼国永远无法摆脱落后的命运。”

杨革勇点点头,深吸一口气道:“我打算在尼国各地建立免费的公立学校,从索国和马赛抽调优秀教师,同时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材,让这里的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叶雨泽补充道:“医疗方面,我们可以在主要城市和偏远乡村建立医院和诊所,从加州农场的医疗团队中调配骨干力量,培训当地医护人员,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医疗体系。”

两人随即开始制定详细计划,联系各方资源,为尼国的教育医疗改革做准备。

与此同时,叶眉和杨三也在为打破非盟制裁而积极奔走。

叶眉利用自己女王的身份,频繁与周边国家的政要、商界领袖会面,展现索国治理尼国的成果和诚意。

她在一次外交晚宴上,向邻国代表展示了尼国农业改革后的丰收景象视频,恳切地说道:

“我们所做的一切,不是侵略,而是为了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索国愿意与各位分享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实现共同发展。”

杨三则凭借其强硬果断的作风,在军事和经济领域双管齐下。

他一方面加强索国军队的建设和部署,展示强大的军事威慑力,让企图对索国不利的势力有所忌惮。

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尼国与索国的经济融合,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投资尼国的新兴产业,提升尼国的经济活力和国际影响力。

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叶眉和杨三决定联合马赛的叶柔。姐妹俩通过视频会议商讨合作事宜,叶眉目光坚定地说:

“姐姐,我们姐妹联手,再拉拢一些志同道合的国家,一定能在非盟取得话语权。”

叶柔点头回应:“没错,我们可以先从那些与我们有共同利益,且对非盟现有格局不满的国家入手。”

三人开始筛选潜在的同盟国。

他们发现,一些非洲小国长期受到大国的压制,在资源分配、贸易等方面处于劣势,对非盟的决策也缺乏影响力。

于是,叶眉、叶柔和杨三分别带队,前往这些国家进行外交访问。

在访问过程中,他们向这些国家描绘了合作共赢的蓝图。

叶柔承诺,马赛可以为同盟国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

杨三表示,索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将为同盟国提供安全保障。

叶眉则强调,大家可以共同组建经济联盟,在贸易、投资等领域加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