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诗诗:殿下,我们是朋友嘛,太后寿宴(2 / 3)

“没问题”蒋诗诗回答得很干脆。

裴玄凌“你都不带考虑的”

“殿下让妾身相陪,妾身不敢不陪。”蒋诗诗今儿心情还不错,“再说了,咱们是朋友嘛,朋友就要礼尚往来。”

朋友

“”裴玄凌看向窗外,不说话了。

马车穿过京城的大街小巷,再次路过那家鞋铺。

如今已是夏日,那家鞋铺仍生意兴隆,门口的客人排着长队。

那鞋铺门口摆着的鞋子,与他脚底穿的方头履一样。

而他脚底的鞋子,是造办处根据蒋美人画的图纸制作而成。

上回他让黄得昌查了造办处,造办处那边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当时他也就没多想,如今有了蒋美人私下卖胭脂的行径,他不得不多想了一层。

看来,他得让黄得昌查查蒋良娣和这间鞋铺的关系。

蒋诗诗不知太子心中想法,而是靠在马车上,闭目沉思。

根据书中剧情,太后生辰时,有人趁着这场盛大的宴会搞事,陷害太子。

导致太后的圣寿节不但没法顺利进行,太后和建元帝之间还闹得不愉快。

建元帝不好和太后闹,而是迁怒于操办这次寿诞的太子

一想到这些,蒋诗诗就得琢磨着给太子剧透避祸。

良久后,蒋诗诗才缓缓睁开眼睛,问“殿下,届时参加太后寿宴,妾身需要准备礼物吗”

“你若是有合适的礼物,就备着,若是没有,孤会让人帮你准备的。”

“那倒不用,妾身已经想好要送太后什么礼物了。”

裴玄凌浓眉一挑,“你打算送太后什么”

蒋诗诗“到时候您就知道了。”

见女人居然卖起了关子,裴玄凌也就没有多问。

她办事,他还是放心的。

接下来的日子,裴玄凌和礼部忙着筹备太后的圣寿节。

其实,礼部都是按照太后往年的规矩来办。

主要是建元帝孝敬太后,有诸多要求,礼部得按照建元帝的要求操办。

太后今年六十九,东梁国讲究过九不过十。

到了实际的整十寿诞,都不会大肆操办。

因为十这个数太满了,满则溢,溢则损,而九这个数是个吉利数。

到了太后生辰这一日,为了办好这一场豪华且盛大的圣寿节,数百名御厨早早就忙碌了起来。

自古太后爱礼佛,东梁国太后也不例外。

皇帝登基后不久,太后就不问后宫之事,一直在佛堂吃斋念佛。

起初,太后在宫内的佛堂,后来搬到宫外的佛堂去了。

太后的圣寿节办在宫内,她就得从宫外的佛堂乘坐马车回宫。

从佛堂到皇宫的路上,建元帝安排了王公贵族和文武百官迎接。

甚至,建元帝自个和皇后也在前头坐马车,给太后开路。

并且,建元帝安排了东梁国各地的戏曲。

那些唱戏的从宫外佛堂,一直唱到皇宫。

这十多里路程,每一百步间隔就会搭建一个戏台。

整个京城锣鼓喧天,炮竹齐鸣,张灯结彩,人山人海

宴会就在保和殿举行,王公大臣到场后,依据各自官职高低坐到特定的席位。

蒋诗诗跟着太子进了保和殿,裴玄凌转头一看,就见女人手中给太后准备的礼物没了。

裴玄凌脚步微顿,“你给太后准备的礼物呢”

“门口不是有登记礼物的大臣,以及收礼的宫女太监吗,妾身交给他们了。”

裴玄凌“”他刚刚就和几个官员寒暄了几句,没想到蒋良娣就把事给办错了。

“那些在门口登记礼物的,多是坐在殿外,没法亲自给太后送礼的。”裴玄凌转身往外走,“像你这种随孤进殿的东宫妃嫔,和别的皇子妃嫔一样,要亲手给太后献礼。”

见太子往外走,蒋诗诗跟上,“殿下,您去哪”

“去帮你把礼物要回来。”以蒋良娣这个身份,那些登记的人恐怕不会把她当回事。

“”蒋诗诗只好跟在太子身后。

这次圣寿节,本就是裴玄凌主管。

那登记礼物的大臣,正是礼部的樊松康。

得知太子要帮薛良娣找回礼物,樊松康找到礼物名单,亲自在前面带路。

不止王公大臣给太后送礼,盟国和藩王也差人送了贺礼来。

因此,那些礼物堆满了殿外一角。

樊松康根据册子,很快找到了蒋诗诗的礼物。

找回礼物,三人往回走。

蒋诗诗见礼物堆里有好些精致的笼子,笼子里有蟋蟀、仙鹤、还有鹦鹉,便随口问了一句,“这些动物也是他们送给太后的礼物吗”

樊松康“嗯,都是王公贵族送给太后的,其中那只金色的鹦鹉,是皇上献给太后逗乐的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