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被流放的反派(二十)(2 / 3)

“阿娘,我问过尉迟校尉和几位叔父了,他们都表示,被流放到西北的人犯,大概会有两种安排”

何甜甜先竖起一根手指,“第一,直接充作军户,没有战事的时候,屯田、修筑城墙。有了战事,会被率先派出去当炮灰。”

“第二,缴纳一定的赎金,可以不去军营,但要垦荒种地,与普通的边民差不多。”

而边民,就算是自由身,在北戎入侵的时候,也要上战场。

顶多就是不被拿来当炮灰

虞家不一样啊,他们在西北的根基,彷佛一柄双刃剑。

表面上,西北当地的某些势力会照拂、忌惮虞家。

然而,一旦有了战事,就算人家不把虞家人推上战场,虞家也要为了自己的名声不得不冲杀在前。

与其让虞家被军中的几股势力算计或是倾轧,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做个种田的“边民”呢。

当然,最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虞九郎年纪太小了。

“他”需要成长的时间,而虞家也需要休养生息、大浪淘沙。

虞家的那些暗卫、部曲,是虞家最后的底牌,也是虞家能够重新崛起的资本。

何甜甜当然不会放过。

但,想要拿到这些,单靠侯夫人这种“宅斗”的方式,肯定是不行的。

虞家是将门,虞二等人都是武将。

阴谋算计不入流,何甜甜要用正大光明的阳谋。

何甜甜将自己想到的这些,捡一些能够告诉侯夫人,或者说,侯夫人能够理解的,都说了出来。

“”

侯夫人有些迟疑。

慢慢的,脸上开始有了恍然之色,“我的儿,你的意思是,先不急着去军中,而是蛰伏起来”

这话,侯夫人依稀从丈夫派回来的暗卫队长提到过。

但,那时侯夫人满心悲愤,还有对未来的惶恐,并没有听进去。

现在忽然从儿子口中听到了相似的话语,侯夫人这才勐然想起。

“不只是我,就是虞彻他们,也不能去军营。”

何甜甜没有提虞二、虞四。

因为他们肯定要去“充军”。

虞家人可以蛰伏,却也不能彻底消失。

就算虞家人自己肯,军中的那些大小将军们也不会同意。

不管内里怎么算计,面子上总还要过得去。

再者,虞家更是西北的一面大旗,有虞家人在,北戎人就不敢太过嚣张。

虞二、虞四他们去了军营,大抵也是被拿来当个吉祥物。

实际的兵权是拿不到的,顶多就是不会像普通军户般,被当成炮灰牺牲掉。

但,也仅限于虞二、虞四两人。

哪怕是虞彻、虞行等曾经在西北大营打磨过的虞家新一代,都不能轻易进入军营。

虞二好歹是副将,可虞彻呢,虞家被抄家前,也才是个六品的校尉。

如今沦落为被流放的人犯,去了军营,也只有被炮灰的份儿。

虞彻尚且如此,虞行,以及更小、更正统的“虞礼”,就不要想着在军中成长,并积攒战功了。

“阿娘,战场的猫腻太多了。我们年幼,且没有太多的经验,很容易落人算计。”

何甜甜郑重的对侯夫人说道,“再者说,垦荒、种地挺好的呀。”

垦荒,可不是只能开垦个荒地,还能顺便剿灭一下马匪、土匪啥的。

而那些占山为王的悍匪,既是练兵的好对象,也是发横财的好机会。

何甜甜已经有了计划

“九郎,你的意思是说,到了西北,你和三郎他们不去军营,而是留在西城屯田”

虞二加重了“屯田”两个字的读音。

“对二叔,我觉得我们这些小辈年纪还小,军中纷杂,更不用说还有史贺这样的毒蛇,我们去了也得不到什么历练”

反倒会不知什么时候就丢了性命。

虞家的靶子,有两个“老将”撑着就好。

“双立人”辈的年轻一代,还是老老实实的苟在后方。

一来为“虞家军”准备充足的粮食,二来也是猥琐发育。

何甜甜要做的,就是第一步先成为这一代的首领。

用切实的成绩证明自己,再第二步的获得老一辈的心服口服外带佩服。

与此同时,“虞礼”这个十岁大的半大少年,也有足够的时间成长。

“”

听完何甜甜的“建议”,虞二、虞四都是一脸的深思。

他们两兄弟默默的交换着眼神

嘿,这小子居然跟二兄想到一处去了。

我确实有些意外。没想到九郎小小年纪,竟能想得这般周全。

是的,自打踏上流放的这条路,虞二就开始考虑去了西北该怎么安排。

他虞二郎君,肯定要去西北大营。

哪怕是个当个“大头兵”呢,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