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被流放的反派(十八)(2 / 3)

话里的意思是相同的

史贺与虞家确实气场不和,非要一起同行,很容易出事儿

上午的时候,惊了马,摔断了胳膊;

傍晚的时候,挨了雷噼,差点儿没命。

刚才虞家的那个神神叨叨的九郎,又说什么山洪。

甲三去小溪边查看过了,水势确实变大了许多。

且,不知道是雷声,还是什么其他的响动,山里隐隐传出了轰轰的响动。

甲三担心,雨太大,山石松动,真的会引发山洪,甚至是山体崩塌。

话说他们在西南这三年,经历过大雨,还见过山洪倾斜的可怖画面。

甲三还读过些书,听了何甜甜的话,可不就多想了一些嘛。

偏偏自家将军是个自负、傲慢的主儿,脾气也不太好,根本就听不进规劝。

甲三只得贬低虞家晦气,抬高将军是贵人,好歹给自家主子一个台阶下。

果然,听到甲三的这番言论,史贺的脸色好看了许多。

其实在昏迷前,听到虞礼那句“好言难劝该死的鬼”的时候,史贺心里隐约有了触动。

五六十年了,史家一直都把虞家当成了世仇。

史贺的前半生更是活在了虞继、虞征这对父子的光环之下。

牢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则信条的史贺,没少研究虞家。

他发现,虞家人最是“虚伪”,天天摆出一副“爱兵如子”的恶心嘴脸。

彷佛他们才是真正爱惜兵卒的好将军,而他史贺就是那等喝兵血的无耻军阀。

哼,慈不养兵,虞家在西北领兵上百年,如果真是心慈手软之辈,早就被颠覆了。

哪里还有三代大将军的荣耀

都是一样的心狠手黑的人,又何必假惺惺的装腔作势

史贺没少在暗地里唾骂。

但,唾骂归唾骂,史贺又不得不承认,虞家人的“面子功夫”做得真心好。

至少在表面上,他们确实爱惜兵卒,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而刚才的虞九郎,“他”的那番言辞,简直跟曾经的虞继、虞征一模一样。

史贺恍忽、心虚的同时,竟也有几分相信

虞礼确实珍惜那三千府兵

“他”,应该不是只是为了骂他史贺而胡说八道

山洪,或许真的会爆发

史贺已经信了何甜甜的话,可他的面子不允许让他听从一个晚辈的“规劝”。

尤其是这个乳臭小子还姓“虞”,他就更不可能认怂了。

但,三千兵马,是他刚刚从十六卫精心挑选的府兵,是他在西北的底气。

如果这些人葬送在山洪之中,史贺即便逃过天灾,也难逃朝廷的问责。

好,再退一万步讲,就算圣人不计较,却不会再大方的任由他挑选人马。

没有足够的、趁手的人手,他还怎么去西北当他的副总管,怎么跟虞家抢地盘

所以,方才史贺会晕倒,不只是气恼,还有内心的纠结与矛盾。

而甲三的这番话,则给了史贺一个台阶。

“你说的没错虞家人确实晦气”

史贺脸上看不出喜怒,冷哼一声,“连真假世子的荒唐事都闹了出来,虞家啊,算是彻底完了。”

他史家却不同,正是气势上涨的大好时候。

他、他绝不能让虞家坏了史家的气运。

史贺嘴上不承认,心里也有些发毛

虞九郎这个小畜生太邪性了。

自打遇到“他”,自己就没个好儿。

断胳膊,挨雷噼若是再加上一个山洪。

史贺根本不敢往下想了。

“来人,传令,重新选择营地”

史贺有了决断,扯着嗓子喊道。

外头的士兵,其实已经听到了“山洪”的传言。

众人有的不以为然,有的觉得是危言耸听,也有人暗暗有些担心。

随后,竟真的接到了换营地的通知,众人又是一阵抱怨

大晚上的,还下着大雨,却要拔营、重新安营,这、这不是折腾人嘛。

但,军令如山

上头有了命令,就算是天上下刀子,兵卒们也只能乖乖照搬。

折腾了大半夜,三千人马总算在一处地势较高的坡地暂时安顿下来。

只是,还不等这些疲惫不已的兵卒稍作休息,就感受到身下的山坡有些震动。

远处的山里隐约传出了轰隆隆的巨响。

紧接着,就有人惊呼出声,“山洪山洪来了”

包括史贺在内,众人无比戒备的站在山坡上,望着一道汹涌的裹挟着山石、断木的黄色洪水从山里激流而出。

那道山洪,几乎是擦着这处山坡而去。

站在外围的人,甚至被飞溅的洪水喷了一头一脸。

“真、真有山洪啊”

众人目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