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疑过后,侯夫人便是满满的愤怒。
聪慧如她,哪里会意识不到公孙家给虞家弄了个大麻烦啊。
公孙大郎和虞衍,不管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只要传出了真假的风声,都会影响到世子乃至整个虞家的威信力。
虞家恰逢大难,正式要努力蛰伏,以待他日能够崛起的时候。
人心不稳,势力溃散,若这个时候,再有了“真假世子”的流言,定会影响整个虞家的稳定性。
而且,即便“证明”了某个孩子确实是真世子,有了当年的“换子”疑云,也会留下话柄。
并让人时不时就拿出来攻讦、诟病
这对于虞家来说,不啻于埋了一个极大的隐患
该死
公孙雷真真该死。
就算当年真的有换子之事,也不该闹得这般大。
等等,什么叫“就算”
换子一事太过荒唐,侯夫人本能的抗拒。
她更不愿意相信,似她这样聪明的人,又有永安侯府、诚郡王府的威势,居然会被一个游侠和一个贱婢给湖弄了。
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认不出来,凭白给个贱民养了十年的孩子,还视若珍宝
这些事,只要想一想,侯夫人就觉得懊恼加愤恨
不可能
她才不会被个贱民玩弄于股掌之中。
再者,真当侯府是个什么地方
她生产那日,心腹的婆子、丫鬟一大堆。
怎么可能会眼睁睁看着翠霞把刚出生的世子偷偷抱走
那些人都是死人哪
不只是侯夫人这般想,就是大理寺少卿也有类似的怀疑。
既然有怀疑,那就继续问询啊。
正好永安侯府被查抄了,所有的女卷、奴婢都在牢里关着。
其中就有侯夫人的心腹。
于是,大理寺少卿一拍惊堂木,让差役把这几个人带上公堂。
不多时,两个嬷嬷、两个大丫鬟被差役带了来。
侯夫人扫了一眼,两个嬷嬷是她的陪房,未出嫁时是她的贴身丫鬟,出嫁后,两人嫁给了陪嫁的管事。
都是伺候了她二十多年的老人,再可靠不过。
两个大丫鬟也伺候了她十多年。
当初侯夫人生虞衍的时候,这两人还是二等的小丫鬟,负责在产房跑腿、送东西等。
若是当初真的发生了什么,两个嬷嬷和两个丫鬟应该是有所察觉。
四人
听完大理寺少卿的讲述、问询,四个人都傻眼了好不好
一来,事情太过匪夷所思,她们连想都没有想到。
二来,已经是十年前的事儿了,且那日侯夫人生产,产房里人来人往,她们只顾着盯着侯夫人,哪里还顾及其他
然而人就是这样,对于自己不太在意的情况,若是有人言辞凿凿的说有什么“意外”。
她们也会下意识的往这方面去想。
记忆中一些模湖、似是而非的画面,则会变得清晰起来――
彷佛,当年真有这么一个小插曲。
比如那个当年负责在产房跑腿的小丫鬟,迟疑的说道,“我记得,翠霞姐姐确实进过产房,怀里似乎还抱了什么东西。”
“对我也看到了”
一个嬷嬷也跟着附和,“不过那时老奴只顾着请太医给夫人问诊,一时没有留意小世子。”
“呃,奴确实进了产房。”
翠霞做出努力回想的样子,并全部甩锅,“是公孙雷。他说翠珠姐姐记挂夫人,只她刚生产完,不能动弹,便特意带了件她儿子用的襁褓。”
“说是这样有个好彩头,好保佑夫人一举得男。”
翠霞的话,
其实漏洞很多。
翠霞作为当事人,根本记不清当年的事儿。
她就是误以为公孙雷做过的祸事“败露”了,而她当年确实曾经帮公孙雷往产房里送过东西。
她肯定没有换孩子,但万一公孙雷还勾结了其他的丫鬟,也未可知。
现在倒好,公孙雷这个混账想把屎盆子都扣到她的头上,没门儿
翠霞从来不是什么深情厚谊的人。
她能在曾经的好姐妹翠珠怀孕、生产期间,跟“姐夫”公孙雷暧昧不清,就证明她的人品操守是何等的卑劣。
现如今,发现公孙雷似乎闯了大祸,还试图拉她当替死鬼,翠霞第一个反应就是甩锅。
她可不能有事儿。
混淆侯府血脉,更有甚者,是混淆皇家血脉,可是大罪。
她还有两个儿子,她还有大把的好日子,可不能被公孙雷给害了。
只是,当年的事儿她早就忘得七七八八。
且她根本不知道,公孙雷到底都计划了什么。
她只能努力撇清自己,并把罪责都推回到公孙雷头上。
公孙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