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块钱,终于将小屋收拾得妥妥当当。
随后,知青点的知青走了几个,只剩下十三个人,屋子已经不是很紧张,韩冬梅还是没有搬到女生那一边。
韩冬梅自己住也就罢了,吃饭也不跟知青们在一起。
因为她有家里的供给,钱、票都不少。
她偷偷和村民们“换”细粮,偶尔还能弄到一些野物。
韩冬梅的伙食,绝对比知青点的红薯、杂粮面强太多。
别看她对贺云天那般大方,弄到点儿好东西都巴巴的给贺云天送去。
当然,也仅是一个贺云天。
其他的知青,哪怕是同样跟她是高中同学的女知青马新华,韩冬梅也不会太过“照顾”。
没办法,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别说普通同学了,就是亲戚,也都是各家顾各家。
韩冬梅不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好东西,绝对是这个年代的正常操作。
但,到底都是知青。
大家在一个院子里住着,韩冬梅实在做不到自己在一边吃香喝辣,其他知青却只能一边啯啯咽口水、一边眼巴巴看着、然后啃着没滋没味拉嗓子的粗粮窝头。
她只能偷偷躲到自己的房间里,或是干脆避开大家的饭点儿。
如此,她不会太显眼,众人也不会被馋得难受,而对她生出意见。
睡,没有室友,自己一个人独享单间;
吃,不跟大家一起吃,而是躲起来开小灶。
都不用别人刻意孤立,韩冬梅就渐渐变得跟知青点的知青们疏远起来。
尤其是,她连上工都不合群,她与众人的关系也就更淡了。
韩冬梅是个城里娇小姐,在家连衣服都不洗,哪里干得了农活
人家卓雅也干不了,但人家是女神啊,多的是跑来献殷勤的男人。
不说贺云天,就是知青点的几个男知青,也都明里暗里的帮着卓雅。
还有柳家坳的几个未婚的年轻人,仿佛疯了一般的帮卓雅干活。
卓雅几乎什么都不干,照样有足够的工分到手。
当然,卓雅是女主,或许不够完美,却也不是故意勾搭人的绿茶婊。
对于自己明显看不上的男人,她都明确的拒绝。
不需要对方帮忙干活,也不收人家送来的东西。
只是,她的坚持还是敌不过她的“魅力”。
那些被拒绝的年轻人,个个都认准了卓雅,不管人家怎么抗拒,他们都默默的做着贡献。
卓雅有个爱慕者,是会计的儿子,软磨硬泡的求着老爹,帮卓雅安排了一个轻省的活计看仓库、分发工具。
每天也就一早一晚忙一会儿,其他的时候,都可以躲懒。
不用下地干活,风吹不到、雨淋不到,别提多滋润了。
过去这样的好工作,基本上都是副队长或是村里几个重要干部的家属才有资格做。
卓雅作为一个外来的知青,还没有嫁给会计的儿子呢,却被会计用掉了这个“特权”。
而卓雅还有贺云天贴补给她的钱、票,让她可以跟副队长家打好关系。
有了副队长和会计的双重支持,卓雅的工作十分稳固。
不得不说,她不愧是真女主,总能引得痴心男主和深情男配们掏心掏肺的付出
韩冬梅不是女主,她没有玛丽苏光环。
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村干部的儿子、侄子为了她而奉献。
她又吃不了下地干活的苦,索性就偷偷找了个村子里的寡妇,每个月给她十五块钱,让她分一半工分给自己
其实,如果可以,韩冬梅根本不会这么麻烦,她又不指着工分过日子。
但,韩冬梅不傻,知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
她既然来到青柳大队当知青,就要有个知青的样子,至少在大面上过得去。
她有钱,不用在意什么工分,却不能做的太过分。
万一被看不过眼的人举报了,不说自己要吃苦,就是城里的父母可能都要受到牵扯。
雇人帮忙挣点工分,不用太多,每天四五个,大队部的干部,以及村民们也不会说什么。
而她找的那位寡妇呢,是烈属,根红苗正,娘家兄弟好几个在青山村,儿子也有四个,算得上青柳大队的坐地户。
就算大队长、副队长或是村民们知道她们的“交易”,也不会真的闹出来。
他们可以不看重韩冬梅一个外乡人,却不能不顾忌杨寡妇。
就这样,在杨寡妇的“帮助”下,韩冬梅连工都不用上,只需日常装个病,然后满脑子想着如何追求男神就可以了
她一个人过得逍遥,知青们虽然不至于嫉恨,但心里多少有些不平衡。
对韩冬梅也就有了距离感唉,咱们和人家韩同志不一样哇,人家是娇小姐,他们则是需要下地干活的苦劳力。
既然不是一路人,那就远着些吧。
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