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去找小皇帝告状,反而给郑有粮准备了丰厚的礼物,让他亲自去陶家请罪
另外,她非常利索的把受了鞭伤、发了高热的郑念儿,重新送回到庄子上。
大儿子那边,直接向千牛卫请了长假。
胡氏甚至做好了给大儿子辞去千牛卫差事的准备。
二儿子呢,胡氏爽快的交了一大笔赎金,还给镇北侯家赔了一大笔钱。
把人从京兆府接回来,胡氏就给他在国子监办理了退学,将人送出了京城。
说是“游学”,其实就是让他去外面养伤兼躲避风声。
一番操作,原本热闹煊赫的伯府,竟变得寂寥、空旷起来。
胡氏还嫌不够低调,又命人关上了伯府的大门,京中的红白喜事、大小宴集,哪怕给送来请柬,胡氏也都小心翼翼的拒绝。
她以及整个郑家全都躺平了,任由权贵们打骂、羞辱。
看到胡氏这般行事,原本还想继续帮陶家出气的旧部、姻亲,都有些下不去手了。
他们之前想帮陶家,除了“人情”等因素外,还有一点胡氏以及整个郑家,素日行事太过可恶。
哼,不过是一窝子的奴婢,得了皇帝的几分抬举,就真把自己当成了个人物。
这样低贱的人,贸然闯入他们这个圈子,本身就是冒犯。
结果呢,他们不说规矩些、老实些,却还趾高气昂、肆意妄为
真当满京城的权贵都是好性儿的人哪。
文官们,或许软弱些,会更加在意皇帝的喜好。
而他们这些武勋呢,根本不靠溜须拍马,他们是真刀真枪的杀出了自己的虔诚。
贼娘的,不就是个奶娘嘛,这般卑贱的人,居然也敢在他们面前耀武扬威
这次,众武勋不过是借着陶家的由头,不约而同的狠狠整治了郑家一番。
郑家若是还那般嚣张、不知“规矩”,众人还有更多、更狠的招数。
可人家胡氏直接认怂了
算了算了
跟一群部曲、客女计较什么
没得辱没了自家的身份
就这样,胡氏以及郑家引起的风波,很快就平息下来。
而小皇帝这边呢,偷偷跑去郑家呆了一下午,回宫后,也没有帮着郑家“主持公道”。
小皇帝非但没有追究陶家,反而以何太后的名义,给陶幼薇赏赐了一些织锦、首饰。
陶家满意了,觉得小皇帝还是非常上道的,分得清轻重缓急。
就是陶幼薇也十分高兴,觉得自己有了面子。
她才不管小皇帝喜欢谁呢,她只要当个尊贵的皇后就成。
反正她有阿爹、有娘家,只要陶家不倒,小皇帝就算不喜欢她,甚至是厌恶她,也要巴结、讨好她
“不错,叉烧儿子长进了呢”
何甜甜深居皇宫,却因为临朝听政,对于京中的动向格外清楚。
更不用说,她还有小d同学这个“天眼”,有些暗探窥探不到的隐私,何甜甜也能从八卦的小d同学口中得知。
何甜甜甚至有了“顿悟”,经常用小d同学这个“万能摄像头”来对比、考校暗探们的能力与忠心
小d同学就知道会这样,他们家甜甜果然不会浪费半点机会。
内核深处默默的吐了个小槽,不过,能够帮上自家小伙伴,小d同学还是挺高兴的。
这会儿听到何甜甜轻笑着评论永承帝,热爱八卦事业的小d同学赶忙跳出来刷存在感。
“甜甜,你觉得小皇帝这件事做的不错”
没有像过去一样,横冲直闯的帮郑家出气,更没有任性的直接取消掉跟郑家的联姻。
小皇帝简直快达到“忍辱负重”的境地了。
“忍辱负重哈哈,这个词儿用得好”
何甜甜感受到小d同学内核深处的波动,笑着评论道,“小d同学,你这段时间的八卦,果然没有白看呢”
长本事了呢,智商似乎也得到了提升。
小d同学
明明前半句是夸人的话,怎么到了后半句,就、就成了调侃
哼,不开森
何甜甜见小d同学有些炸毛,便压下了继续逗弄它的心思。
她把话题重新扯了回来,淡淡的说道“估计在赵圭的心里,他此刻就是卧薪尝胆的勾践。”
“他对陶家越是退让,心里则越是恨毒了整个陶家”
一旦日后他亲政了,手握大权,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陶家夺爵抄家。
“这段时间,我彻底撒手不管,冯寿那边,似乎也有意磨炼,赵圭处处碰壁”
果然啊,现实才是最好的老师,直接把熊孩子教导得明明白白、服服帖帖。
遭受到了现实的毒打,永承帝自然不敢再胡闹。
他心中对于权势的渴望,也在一次次的憋屈中,达到了顶点。
他开始衡量利弊,他开始懂得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