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人家都是侯爷了位高权重,听说还特别受圣人的器重”
听了田老爹的叱骂,田耀宗也有些羡慕的附和。
“我主动隔断跟何家的关系,不只是因为何二牛身份变了,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田老爹眸光深沉,说话的时候,心里也在惋惜。
唉,如果可以,他也不想舍弃一个侯爷女婿啊。
即便女儿和外孙可能都不在了,但他手里握着婚书,他是何二牛的老丈人,那就是平南侯府的长辈。
但,形势比人强啊,他们田家只是最底层的小老百姓,实在没有资本跟人家权贵硬碰硬。
“什么原因”田耀宗好奇的问道。
田老爹看到自家儿子“单纯”的模样,暗自叹息儿子什么都好,就是没有遗传到自己的精明呀。
过去时间里,要不是他殚心竭虑的护着,儿子早就被人啃得骨头渣子都不剩啊。
现在,儿子也快三十多岁的人了。
三十而立,但田老爹却觉得自己的儿子似乎“立”不起来。
没办法,他这个糟老头子只能拖着身子,再多熬几年,等儿子生了儿子,他直接教导孙子,好歹让田家有光耀门楣的机会
提到“孙子”,田老爹禁不住想到那个被他无奈舍弃的孙子福贵。
不是他心狠,实在是逃荒太艰难了,在未成年的孙子和已成年的儿子之间,他还是选择了后者。
其实,不只是孙子,就连自己的老婆子,还有怀孕的儿媳妇,也都被田老爹卖掉了。
若不是他足够果决,他和儿子根本就活不到今天。
老田家也就断了根儿。
所以,虽然想起这些过往,田老爹会难过、会伤心,却从未后悔。
哪怕再来一百回,他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一切都是为了田家,当年他能卖亲闺女、便宜外孙,逃荒的路上便能卖老伴儿、卖儿媳妇
田老爹从来都不会认为自己做错了。
只是偶尔的时候,回想起老伴儿或是小孙子,忍不住的失落。
只希望有了田庄和银钱,能够尽快再给儿子娶个媳妇,多给他生几个聪明伶俐的小孙子
田老爹默默的想着,嘴上却还不忘回答儿子的问题“何二牛后娶的媳妇儿,娘家也封了侯爵。”
人家秦家可不是什么寻常富贵人家,是比何二牛还要受天泰帝宠信的家臣。
什么是家臣
主人造反的时候,家臣明明知道事发后会被诛九族,也要跟着主人一起干
天泰帝当年起兵,靠的就是自己的三万部曲和十几位家臣。
有些事,妻子、儿女都未必知道,但家臣一定是知情人。
秦氏的父亲,就是天泰帝倚重的家臣。
何二牛虽然战功更多,但在天泰帝心目中,秦家的分量更重。
田老爹不主动跟何家隔断姻亲关系,反而舔着脸去侯府充当什么侯府老丈人。
呵呵,这是公然打镇远侯秦家的脸啊。
秦家可不是吃素的,手里也有兵马,现在新朝初立,京城也不是那么的安稳。
万一有个“流寇”,弄死一两个平民,官府都没有什么办法。
田老爹太精明了,几乎将一切都算计到了骨头里。
所以,经过他反复衡量,最终忍痛作出决定放弃何家这门亲戚
田老爹仔细将这些利弊揉开了、掰碎了的讲给儿子听。
“不会吧,他们还真敢杀人不成”
田耀宗被吓了一跳,像只惊弓之鸟般左右查看,仿佛在担心会有杀手从某个角落里冲出来。
田老爹真是够蠢
“他们敢与不敢,我不能保证,田家就剩咱们两个人了,可不敢有半点闪失”
还是那句话,他们父子都是命根子,不能用他们的命去试探某些权贵是否遵纪守法。
“那些读书人都说什么识时务者为俊杰,咱们父子俩没有别的本事,也没有太大的野心,有田有钱,好好的在京城活下去,能延续田家的香火就足够了”
豪门什么的,他们高攀不起,也就不奢求了。
“”听自家老爹说了这么多,就差一个字一个字的讲解给他听,田耀宗总算明白了亲爹的一番苦心。
“好吧,反正事情已经这样,再后悔也来不及”
田耀宗理解过理解,到底有些舍不得,还是嘀嘀咕咕的说了这么一句。
田老爹只觉得有点儿喘不过气来,年纪大了,儿子又不太聪明,他真是连死都不敢呢。
田耀宗却不知道田老爹的苦闷,听亲爹说道“本事”、“野心”什么的,触动了某根神经,便跟亲爹八卦起来。
“爹,我刚才去衙门的时候,好像看到韩家坪的那个韩三郎了”
田耀宗眼里带着羡慕、嫉妒,“他穿着亮闪闪的盔甲,还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还跟着好些个亲兵,仿佛有了大出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