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意见,他给出的答案半数有错漏。
真纸上谈兵
康熙再次长叹,果然孩子还太嫩,教导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
胤礽低着头,无比心虚。
他真没有藏拙他是真的不懂这是他两辈子从没接触过的领域,他又不是全才,什么都能无师自通。更何况,这些年他的事儿多,学得东西杂。这些知识里面嫌少出现有关军事的。兵书他至今都没看过几本。
胤礽暗自擦了把汗,果然这几年有点飘了。虽然一般打仗都有大将军,可上位者真要一点都不懂,显然也是不成的。
因此,康熙愿意用心教,胤礽也很用心听。
三月,康熙亲下圣旨,任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胤禔为副将,率兵三万为左路军;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简亲王雅布、信郡王鄂札为副将,率兵两万为右路军。
又令盛京与科尔沁蒙古出兵两万参与夹击。
四月再下圣谕,着各部准备,决意亲征,令佟国纲佟国维,纳兰明珠索额图陪同,留太子胤礽在京监国。
前朝后宫皆惊,众人劝谏,康熙不为所动。
胤礽微微叹气,他跟康熙果然是亲父子。去岁他执意要去尼斯克城,用上全部手段。如今康熙执意亲征,谁劝都没用。
胤礽大约能明白康熙的心思。
他要的不仅仅是打败噶尔丹,还想全歼噶尔丹的军队,甚至想用此战向所有人展示大清的战力。一来让古兰更为忌惮;二来让策妄阿拉布坦心生惧意,使其彻底臣服,不敢妄动。准噶尔之患便可一劳永逸;三来可对和硕特进行震慑,有杀鸡儆猴之效。
其实胤礽更想跟康熙换换,康熙留京,他去战场。可惜他跟康熙提了,康熙死活不肯答应。
既然康熙主意已定,不可更改,胤礽只能作罢。
若他记得不错,此次康熙大张旗鼓亲征,可还没开战就病了,以至于不得不回銮养病。亲征之事偃旗息鼓。
为此,胤礽直接找上胤禛“汗阿玛就要走了,德妃娘娘有没有什么表示”
胤禛一头雾水
“孤的意思是说,德妃娘娘就没给汗阿玛收拾行李”
胤禛更疑惑了“额娘虽居妃位,可上头还有两位贵妃呢。加之汗阿玛出行,随身携带物品皆有乾清宫预备,哪里需要额娘”
胤礽
胤禛神色迷茫“二哥到底想说什么”
“德妃娘娘就没有准备什么东西给汗阿玛比如药丸之类”
“我今日去永和宫请安,倒是听额娘与玉蝉说起,备了些日常之物给汗阿玛。至于药丸,并未见到。二哥为何问这个”
胤礽蹙眉,摇头道“没什么,随便问问。”
胤禛
系统却明白他的想法。德妃身负灵泉,灵泉做的吃食是不好带的,但用灵泉水做的药丸子可以。
宿主,德妃的灵泉估计已经用得差不多了。有没有现在还不一定呢。就算有,也所剩无几。没看她这些年生的孩子,也就十四阿哥胤祯还能偶尔吃点,却也只是偶尔。格格佛拉娜都占不到份吗就这种情况,她哪还有余留攒出来给康熙
十四与佛拉娜的情况,胤礽这两年也清楚一些。他就是想着万一呢
系统直翻白眼。
宿主,你是不是忘了。灵泉是有耐药性的。德妃早年为了争宠,获得康熙的圣心。没少给康熙做吃的,把灵泉当成上位利器。那些年康熙吃了许多,早形成耐药没用了。
胤礽一愣,这层倒是他忽略了。
既然灵泉无用,便只能寻求普通方法,总归要做些准备的。
随后两天,胤礽搜罗了一大堆东西,询问了太医许多长途行程的注意事项,对于水土不服的预防,以及风寒感冒的应对,并命令太医院做了好几罐针对性药物。
将药丸子一股脑塞给康熙,又特意找上梁九功,询问携带衣服多寡,御寒服饰如何,千叮咛,万嘱咐,务必照顾好汗阿玛。转头更是对康熙本人各种唠叨。
诸如每日早晚记得添衣,夜间更深露重不要出帐,饮水必须烧开不可冷食等等,洋洋洒洒说了半个时辰。怕他记不住,还让人誊抄下来,交给奴才,让奴才盯紧,严格按照上头的标准一条条做到位。
看着宛如老妈子的胤礽,再看被当成三岁小孩的自己。康熙哭笑不得,却又倍感熨帖,心里宛如裹了蜜一样甜。因而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好脾气地一一应下,一点不嫌烦,眸中笑意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