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 31 章(3 / 4)

大清第一太子 时槐序 7215 字 2022-04-09

种。那可是比以往多一倍的收成,每亩至少有七八百斤呢去掉税收,还能留下许多,除自己吃用外,还能卖

“眼见日子越来越好,天地会就来京城使坏谁吃饱了撑得才跟他们去造反我们村可还等着朝廷发新稻种呢谁要反朝廷,老子就反他”

“对送去衙门是不是奸细,衙门一查就知”

外乡人万万没想到

二楼。胤礽笑眯眯关上窗,不再关注。

半个时辰后,唐老板回来,偷偷进了房间“太子”

“送去府衙了”

“送过去了”

胤礽从小柱子手里接过一个荷包扔给他,“干得不错继续努力”

“谢太子赏赐”

胤礽挥手,唐老板识趣告退。

康熙二十年入冬的时候,他让索额图在民间找了几个人,不拘身份,只需能说会道。集结起来后,胤礽让小柱子去训练了一段时日。小柱子跟在他身边日久,最懂他的心思,让其做培训再合适不过。

培训完,胤礽让这些人以行商的身份去往全国各地,悄悄引导舆论。此举用意有二。牛痘之后,在康熙的默许下,“太子得神仙入梦”的说法深入人心,并且在杂交水稻出来后,愈演愈烈,甚至进化为太子就是神仙。

胤礽这么做,其一便是为了避免天下只知太子而不知皇上。在他的努力下,成功分散了人们的关注点,让大家知道,牛痘和杂交水稻虽是他弄出来的,可后来一系列将其运用到百姓身上,使百姓受惠的举措却是皇上的决定。

经此之后,众人都明白天子的仁心。话本不论如何杜撰,他都脱不去xx家二公子的影子。既是xx家的,那xx是谁,不言而喻。尤其话本虽多以他的形象为主角,xx的戏份也不少,全是正面性的。因此不但胤礽拥有的一批粉丝,康熙的粉丝群体更大。

毕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谁研制出的东西不重要,谁把东西推广给百姓,让他们得实惠的才重要。

其二便是朝廷需要一个途径来宣扬与维护自身在民间的正面形象,传递朝廷想传递的东西,并扫除对朝廷不利的言论。简单点说,就是中央得有一个宣传部。目前宣传部是没有的,但类似的雏形可以有。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胤礽此举成效甚好。

示意小柱子结了账,胤礽起身回去,刚到毓庆宫,便见梁九功的徒弟过来,说是皇上有请。胤礽都没来得及坐下喝口水,又去了乾清宫。

康熙直接将一份折子递给他“你看看”

胤礽打开,是江南那边递上来的,说是捣毁了天地会的两个小据点,还都是百姓举报的,倒是与京城此前抓的探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胤礽将折子放下,笑起来“儿臣听汗阿玛说过,天地会最初不过是群乌合之众。多是一些下层贫苦百姓,因生活困顿,想谋条活路建起来的,中途加入了一些江湖人士,后来被有心之人利用,经历数次整改,变成了反清复明的组织。

“可其中成员依旧以下层贫苦百姓为主。既是普通百姓,他们可不管什么满汉,也不理会什么清明。加入天地会,跟着反朝廷是活不下去,想混口饭吃。可若是朝廷能给他们好日子,让他们吃饱。谁会有平安的日子不过,去做掉脑袋的事

“现在杂交水稻刚刚推行,就有了这样的效果。过几年杂交水稻种遍全国,天地会就更加成不了气候了。”

康熙点头低笑“听说你今天又出宫了”

“是”

康熙一嗤“宫外就这么好”

宫外能不好吗至少自由啊要不是身份不允许,世界这么大,他还想去看看呢

胤礽舔着脸说“汗阿玛,天天呆在宫里,宫里再好也看腻了。宫外有意思的东西可多了。兄弟们还能熬一熬,等着到了年纪出宫建府,痛痛快快地玩。总有个盼头。我连个盼头都没有。要不您废了我,封我个王爷算了。”

康熙一拍桌子,斥骂“胡说八道这种话也是能浑说的”

胤礽立时闭了嘴,低着头,整个人焉哒哒的,十分失望也十分遗憾,委屈巴巴。

康熙又觉生气又觉好笑,怎么一天到晚就想着宫外呢。哦,不他想得不只是宫外,还想游遍天下海外都想去康熙觉得这大概是受南怀仁的影响。如今他竟不知道,当初答应让胤礽跟着南怀仁学习是对还是错。

哎他一叹,到底心疼没有责罚,哼了两声,转口说“你今天在宫外又抓了个探子”

“是当时儿臣在二楼,他在大厅,距离太远,看不真切。但儿臣让小柱子装作好奇的模样混进人群。小柱子说他虎口和掌心都有茧。应该练过武。我听他说话,虽然口音已经尽量做了遮掩,但就是因为太过尽量,显得十分刻意。听起来别扭。

“席间用的是小酒杯,他大概是不太习惯,好几次用了碗。转头又似乎觉察到不妥,改了回来。可正是这一来一改反而让人疑心。再加之桌上菜品不少,他却独爱热锅子,小柱子说他尤其爱涮羊牛肉。我猜他是探子,却不是天地会的探子。他说来自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