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愣愣地看着这兄弟两个出去的背影,小十九消瘦的身板,心里也是一阵阵心疼。
人都说爱新觉罗家代代出情种,甚至说十九阿哥可能是这一代的情种,皇上一点不信。
如果太宗皇帝宠爱的宸妃,不是科尔沁部落送来的,应该宠爱的女子之一,太宗皇帝再喜欢,也不会那样明目张胆地宠着。
如果先皇当年不是和太皇太后激烈争斗,满洲、蒙古、江南文臣三方都卷入其中,先皇也不会和第一个皇后合离,更不会那般宠着有汉家女子之风的、出身大清开国五大将军董鄂一族的董鄂妃。
而他的小十九,更是一个多情且无情,冷静至极的孩子。
皇上更怀疑,这个情种,会出现在老二或老三、老八的身上。
大臣们这次的行为,在讨好他,更是在讨好下一辈的,很可能不是嫡出的,同样夹在嫡母和生母之间的皇帝。他病着,他这几个年长打理政务的儿子们不知道吗为什么都不告诉他
因为他的儿子们,都和自己的生母感情深,和他的三个皇后哪里有多大的感情。老四除外,还记得养育之恩的佟佳皇后。可皇上也不敢抱有多大的希望,毕竟,过去这么多年了。
王剡告诉他“礼法所在不容有失”,是为了维护礼法,更是为了维护学生二皇子,二皇子母亲赫舍里皇后的地位。
王剡还期待废太子可以被复立。
二十阿哥派人告诉小十九,小十九直接将哥哥们都找来,面对面一次性说清楚。
皇上伸手摸摸自己被拔掉的牙齿的位置,空空的还是不习惯,用完一杯奶汤,在里间照照镜子,皇上摸摸自己的白头发白胡子,思及小十九熊孩子自作主张给他拔牙,还强行给他用麻沸散,皇上又是生气,又是骄傲。
伤痛于皇太后的去世,却始终保持理智,做好每一件自觉应该做的事情,丝毫不犹豫即使是老四也没有这份冷静。老四
皇上在心里叹气,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两头极端的性子。
皇上将刚刚几个年长儿子们的表情再回忆一遍,更是叹气老八锻炼这么多年,还是缺少一根杀伐果断的刚骨,刚刚听完决断,老八明显的露出一丝不忍,为了自己的亲娘难道他要是做了皇帝,还能要他亲娘压在三位皇后上头不成
“都进来吧。”
“皇上,奴才们在。”
“去礼部传朕口谕母后皇太后孝惠皇后,葬于先皇的孝陵之东,曰孝东陵。先皇、孝康皇后、孝献皇后同葬于孝陵,然仅上章字于母后孝惠康、圣母孝康,并称章皇后,同祔太庙,孝献皇后仅能于孝陵祭祀。”
“嗻。”
“梁九功走一趟勇勤公府,宣增寿。”
“嗻。”
董鄂一族,即使董鄂妃的兄弟费扬古也是有功大将军,归根结底还是开国的五大功臣之一的勇勤公一脉为主。董鄂皇后类似宋仁宗追封宠妃一样追封的皇后,皇上作为儿子能怎么办更何况还牵扯实力雄厚的董鄂一族。
永远淡化下去是最好的办法,只皇上要找增寿喝茶说说话。
暖阁里龙涎香袅袅燃烧,皇上陷入沉思里。皇上已经不是当年非黑即白的幼年,为帝这么多么,皇上不会做先皇那样的事情,但皇上已经理解先皇当年的纵情绝望。
董鄂孝献皇后,也不是一个奸妃,相反,她真的很贤良。
皇上思及自己当年要和先皇一样,重用汉家大臣,和太皇太后、皇太后之间闹的矛盾,轻轻地叹口气。
宁可要老二长在汉家大臣跟前,不要老二长在太皇太后、或皇太后跟前却是养成这般骄傲不尘的性子,皇上由此又想起同样明知道该怎么做,就是不低头弯腰的汪贵人,一阵头疼心痛难忍,小太监进来通报“皇上,勇勤公增寿请见。”
皇上回神,稳了稳情绪“宣增寿。”
“宣增寿”“宣增寿”小太监们一声声喊着,勇勤公增寿朝服外穿着孝服,大步走进来暖阁,两手“啪啪”怕打马蹄袖,单膝跪地给皇上请安行礼。
作者有话要说先皇顺治,和他的两个皇后,董鄂妃的恩怨,牵连其中的其他妃嫔们,个人理解都可以归于政治斗争。康熙做这些决定,一方面是感情因素,更大一方面也是政治需要。康熙这样的皇帝,应该不会有感情用事的时候哈。
顺治,皇太极,都是。他们都先是皇帝。
神主灵位。孝端皇太极的原配皇后。王剡质问皇上孝庄皇后去世,在太庙的灵位排在孝端后面,你嫡母的灵位,怎么可能排在你生母的后面皇后是皇后,礼法所在。
宋仁宗个人理解,第一个皇后废了,第二个皇后不宠爱。从初恋就宠爱一个妃子,奈何这个妃子没有做皇后的品性和家世,可他偏偏喜欢。这段公案里的主因,应该也是宋仁宗亲政前后的政治斗争。宋仁宗在妃子去世后,追封为皇后下葬。按照礼法,妻子在,追封一个妃子做皇后,这是生死两个皇后的意思,有点类似现代的重婚。
古代很少有女子正经唱大戏的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