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镇东兵至无不遁(3 / 4)

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7325 字 2022-04-05

,再作谋议。”

朗陵在北宜春的西南边,东北与北宜春接壤,西与南阳接壤,从朗陵再往西,就是南阳了。

张勋说道“看看形势看什么形势”

乐就说道“自是荀镇东到褒信后,与吕奉先的交战形势。”

张勋说道“观他两人的交战形势”

乐就说道“正是,如果吕奉先能够挡住荀镇东,挫其兵锋,给我以可趁之机,则你我便可领兵东还,与吕奉先两面夹攻,共击镇东,或可败之。”

张勋问道“如是吕奉先挡不住荀镇东部呢”

乐就说道“朗陵邻我南阳,如是吕奉先挡不住,你我就立刻从朗陵撤还南阳就是。”

张勋说道“君言有理,不过,我有一问。”

乐就说道“将军请问。”

张勋问道“君以为吕奉先挡得住荀镇东么”

乐就寻思半晌,回答说道“单以双方的兵马数量而言,吕奉先稍处下风,然吕奉先有褒信县城在手,占据地利;再一则从士气方面对比,吕奉先部将士家眷多在褒信,为免家眷遇害,其军上下必能死战,而孙文台为吕奉先所杀,孙策部全军缟素,是为哀兵,亦能死战,综合这几方面,是以末将以为,他们双方这一场仗,胜算大概彼此都在五五之间。”

张勋不以为然,摇了摇头,说道“我看胜算不是在五五之间,而是吕布必败。”

乐就讶然,问道“将军为何说吕布必败”

张勋说道“一则,吕布先攻召陵不下,继而张辽窜逃於阳翟,他原先的大胜之势,现在已是变成连败之势,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二来,布军为保全家眷,或能死战,士气固是与孙伯符部不相上下,但现在除了孙伯符部,可是还有荀镇东部的援军镇东名动天下,现其先败曹操、张邈,又解颍川之围,正像你适才所言,可谓士气如虹,以此胜兵,夹攻吕布,吕布绝非其敌三者,你说吕布他占有地利,不错,褒信城的确是在他的手中,然而咱们驻兵在北宜春、安城这些时日,你不曾闻之么吕布自占褒信等地以来,一向纵兵抢掠,早已是惹得地方士民怨声载道,褒信城内的百姓对他必然是深恶痛绝,现而今荀镇东与孙伯符两部兵马将围攻吕布,我料城内的士绅、豪强肯定是会响应的,是会主动肯做镇东与孙伯符之内应的,

是地利表面上看在吕布之手,而实则是为镇东、孙伯符有矣因是,我以为吕布必败”

乐就听了,想了一想,说道“将军此言,倒亦有理。”

张勋说道“除了这两条之外,还有一条原因。”

乐就问道“是何原因”

张勋说道“我且问你,褒信城北有一名亭,是为何名”

乐就说道“将军所说的,应是大吕亭吧那是春秋时吕国之故地,听说吕布正是因为此亭之名甚佳,以为大吕者,吕合其姓,大为美词,所以才把褒信选做了他治所。”

张勋说道“大吕亭,直观其字,确实是个美名,有利於吕布,但是谐音呢”

乐就说道“谐音”

“谐音岂不就是打吕亭么”

乐就听了,倒吸一口凉气,说道“哎呀,将军此言甚是如此说来,吕布在褒信竟是必败无疑了”

张勋说道“所以我认为你我不应该西撤到朗陵,而是应该现在就立即撤回南阳”

乐就踌躇稍顷,语带遗憾,说道“就这么撤回南阳未免可惜了之前的大好局面”

张勋听了乐就这话,心中想道“当初听闻孙文台被吕布擒杀之后,明公若不是派我与乐就还有陈兰、雷簿两路兵马,分入汝、颍,争夺两郡,而是肯表吕布为豫州刺史,与他同心协力,联手取豫的话,则以明公在汝颍的盛名,用吕布之勇武敢斗,豫州何愁不得只怕汝南、颍川,现在早已为我等联手攻下,孙伯符已成阶下囚矣就是荀镇东率兵援至,其又能何为大好形势毁於一旦,我与乐就不得不无功撤军,此过不在我与乐就,在於明公”

心中虽然这样想,但这话,他肯定是不敢与乐就说的。

却说张勋、乐就商议即毕,闻得荀贞兵马已快到阳安,距离北宜春、安城不过近百里远了,两人遂便立即拔营起寨,向西而撤,经朗陵,还南阳去了。

张勋、乐就两军一撤,吕布那里很快就得到消息。

吕布在帐中跺地发怒,恨声说道“闻风而蹿,两个无胆鼠辈”

氾嶷等将问道“明公骂谁”

吕布说道“除了张勋、乐就,还能有谁他二人如果不撤,我与他两军合力,何惧荀贞为他俩人在北宜春、安城为我挡住荀贞部,我在这里急攻褒信,只要褒信打下,擒杀孙策,然后挥兵向西,与他二人联手,足以击败荀贞”

氾嶷等将说道“将军所言甚是,可是现在张勋、乐就已逃,现下我军该当如何是好”

吕布思来想去,无有好的对策,乃顾於高顺,后悔地说道“子向,悔不听卿言我是真不该不从召陵撤军,而是应该先把召陵打下,再进攻平舆如此,何有今日之困耶”

高顺是个忠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