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志才举荐玄德将(4 / 5)

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9216 字 2022-04-05

才问荀贞,说道“明公,适才言道遣兵援助伯符之时,我见明公面似带犹豫,敢问明公,是不是在考虑应择谁为将,往援伯符”

“知我者,卿也。我确是在考虑这个问题。”

荀贞手底下可当方面之任的将领,无非荀成、许显、乐进、徐荣几人。

荀成现在历城,乐进现在亢父,荀贞今亲率兵来救兖州,徐州本土不可无重将镇守,许显被留在了郯县,这三人都没办法调派。只剩下了一个徐荣,徐荣现在广陵郡,按说是可以调他的,可是就在小半个月前,刚得到了一个消息,说扬州刺史陈温病故死了,扬州一时无主,局势有可能会变得更加不安定,那么徐荣在广陵那边,眼下来看,也就没办法动了。

这样一来,还能遣用何人为援汝南的主将

的确是一个难题。

这带兵去援汝南的主将,不是说随便挑一个人就行的。

首先,这个人得有一定的威望,没有威望的话,他就指挥不了徐州军中的那些骄兵悍将。

其次,这个人还得有能力,豫州现下的形势再像荀彧分析的那样“似紧实缓”,吕布海内悍将这一条,却是实打实的,如果派一个没有什么能力的人带兵过去,那是自寻败仗。

所以说,荀贞对此,还真是颇为为难。

他问戏志才,说道“任往汝南驰援此将,望、能,缺一不可,卿以为,可择何人为之”

戏志才笑道“明公,忠有一人,足可担负此任。”

“何人也”

“便是刘备。”

荀贞怔了下,说道“玄德”

戏志才说道“玄德轻财重义,礼贤下士,於军中素有美名,是其望已足;其人自从明公以今,但凡大战,几无不与,多立战功,是其能也有。除此以外,最重要的是,明公待玄德如弟,在明公不能亲自驰援伯符的情况下,把玄德派去驰援,亦足可表示出明公对伯符之关爱。”

前两条原因也就罢了,第三条原因比较重要。

想想也确实如此,荀贞与孙坚情同兄弟,而孙策是荀贞的弟子,如今孙坚战死,孙策遇到这么大的变故,如果随随便便地派一将过去,肯定是显不出重视,是会让孙策寒心的,而刘备名望、能力这两个方面不说,就平时看荀贞对他的厚待,如果说荀贞和孙文台情同兄弟的话,那他和刘备在外人看来也是情同兄弟,那么这个时候派刘备过去显然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荀贞犹豫了一会儿,说道“志才,你所言甚是,但是再让我想一想吧”

却就在这天晚上,先后两人求见荀贞。

一人便正是刘备。

刘备入到帐中,俯拜於地,对荀贞说道“明公,听说孙豫州不幸被吕布所害了”

荀贞说道“不错,今天孔德刚来,报知我了这个消息。”

孔德来的时候,刘备适有军务,故是未在当场。

刘备说道“孙豫州今世之英雄也却竟为吕布所害可恨、可痛明公,孙豫州既不幸身亡,汝南恐将危矣,汝南如失,将大不利於我徐州。备愚见,眼下之计,似宜遣兵往援。”

“今日帐中议事,已经定下发兵往助伯符。”

刘备说道“已经定下来了么哎呀,那就好,那就好。备刚还营不久,尚未闻此事,却是冒昧而来,打扰明公了。”

荀贞看了刘备一眼,又看他一眼。

刘备说道“明公,可是有何军令要下给备么”

“没什么令。”荀贞招手,唤他近前,说道,“玄德,你说这援伯符之军,我择谁人为将为好”

刘备说道“陈褒可也”

“公道谨密有思,机智能应变,然其威轻,尚需历练,不可。”

刘备说道“陈午可也”

“午其人也,勇鸷有智谋,足堪方面任,然其性峻,今援汝南,需持重谨慎,不可。”

刘备说道“陈到可也”

“叔至稳重,能得士心,然稍缺机敏,不可。”

陈褒、陈午、陈到,是现在合乡诸营将校中,地位最高的三人了。

刘备听得三人皆不可,迟疑说道“三陈若皆不可,”

“玄德,你愿领此任么”

刘备掩饰住狂喜的心情,说道“明公,备愿为明公领兵往援”

却是荀贞为何在戏志才提出刘备这个人选时,没有当时同意,而在此时,又主动提出这是因为,想来想去,荀贞实在是找不到更合适的人了,无奈之下,只好接受了戏志才的建议。

刘备虽是尽力掩饰心情,荀贞岂能看不出他的惊喜

荀贞心道“诸将皆以为我待玄德厚,而我一再不用玄德任方面,若久之,诸将必疑焉。与其诸将疑,背后议论,不如我今且用他。”

之所以决定用刘备为此次援汝南之主将,除掉无别人可用,及荀贞想的这个原因外,还有两个原因根据刘备在原本历史中的表现,此人虽然终不为人下,但把他派去驰援汝南之后,完全可以把他再调回,此其一;荀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