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和六年(上)(3 / 3)

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4447 字 2022-04-05

灾。我会焚香沐浴,对天诵读孝经,以化百姓。百姓只要知道了礼孝,旱灾自去。”

这真叫人哭笑不得

烈阳似火,热风冲面。

荀贞骑在马上,一边策骑奔驰,一边回忆着往事,他心道“无论如何,即使府君不答应买粮,这次也一定说服他组织人手抗旱救灾”

1,文太守。

外黄令高彪碑里提到过这个文太守,大概意思是高彪的“举主”颍川太守南阳人文府君被征诣廷尉,高彪因此弃官,随他进京,光和七年六月丙申,卒於道。

光和七年即中平元年,高彪六月卒於道,那么文太守大约是五、六月间被征诣廷尉的。这个时间刚好是在皇甫嵩、朱俊、曹操大破颍川黄巾,平定颍川之后。在这个时候被征诣廷尉,显然这位文太守在颍川任职时没有尽到太守的职责,要对颍川的“黄巾之乱”负一定的责任。

“高彪举将颍川太守南阳文府君征诣廷尉,,高彪捐官赴义,吏民攀车,光和七年,六月丙申,卒”。出错了,请刷新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