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的黄巾之乱,等那大乱生时,在座又有几人能活一时心有所感,如梗骨在喉,想要说些什么。
他看了看荀彧,又看了看荀攸,再转头看了看文聘,又记起几天前见面的戏志才,再又看看在座的诸人。今天大家欢聚一堂,族人们都顶着荀氏的光环,文直、文聘亦出身南阳大族,而当大乱起后却各有不同,有的人因势而起,名留青史,而更多的人却泯然无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人生际遇,乃至於此
而单独对他来说,他这个“外来户”,在将来的大乱中又会有怎样的际遇呢是活、是死是像清晨的露珠消失在阳光之下,抑或斗胆地想一下,也能“名留青史”
他虽知道“历史的未来”,却看不透“自家的命运”。千言万语汇在了他的心头,最终,涌上来的却只有几句诗。
他举杯吟诵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堂中诸人静了一静,随即轰然叫好。
余人倒也罢了,荀攸面现惊奇,他与荀贞相交十余载,从没听其做过诗,忍不住高声说道“贞之,你这几句诗似乎意思尚未尽,底下还有么”
曹操的这首短歌行,荀贞在前世时读过很多次,当时虽也能体会其中慷慨沉郁、求贤若渴的意思,但远不如穿越后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得深刻。他只觉此时此刻,再也没有另一首诗能表达现在郁积在他胸中的“块垒”了。
听了荀攸的问话,他接着吟诵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念到这里,他举杯饮尽,把酒杯递给文聘,让他斟满,又笑着看着他,重复了一遍,“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文聘莫名其妙,不知他这是什么意思。
“还有么”
荀贞转过视线,环顾在座,把手伸开,虚揽堂内诸人,笑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荀攸、荀祈欢声而笑。荀攸道“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下边呢下边呢”
荀贞语转低沉“明明如月,何时可辍”
底下有人笑道“日方正午,哪里有月”
荀贞念起头一句时,荀彧只是放下了酒杯。听到“沉吟至今”句,他坐直了身子。再又听到“何时可辍”句,他端正了面色,这会儿听到旁人的笑问后,即正色斥道“诗以言志,何必计较日月”对荀贞说道,“贞之,请你接着吟诵,完结此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下边有人问道“忧从何来”
荀贞拔高了声音,将酒杯高高举起,目光越过诸人,投向堂外“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复又转回视线,看向荀攸和荀彧,“契阔谈宴,心存旧恩。”
就连文聘这样十五六岁的少年也听出了这两句诗中“求贤若渴、欲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席上诸人纷纷复归平静。荀贞将酒杯凑到嘴前,却没有喝,而是茫然失神地站了片刻,最后怅然吟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一人问道“听你此诗,似为乐府短歌行,完篇了么”
底下还有四句,但荀贞不再吟诵了。他将酒喝完,落回座位,没有回答问话,而是重新展颜欢笑,说道“一时酒后失态,诸位不要见笑”等文聘将他的酒杯再斟满,举杯邀请,“诸君,满饮此杯”
荀彧头一个将酒喝完,说道“酒后真言,诗以言志,非有雄心大志者不能为此诗。贞之,你的志向我今天才知”
荀攸亦叹道“古人云倾盖如故,白头如新。贞之,你我同居二十年,险些白头如新,我竟今日方知你的志向。”
不但是他们两人,在座诸荀,包括文直、文聘在内,对荀贞都好像有了一层新的认识。出错了,请刷新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