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我,简直忘掉了世界,只存在音乐了吧。特别是原曲中乐团跟小提琴交替递进攀升的极为精彩的篇章,希拉里火力全开得让人怀疑她是不是要狠心把心爱的小提琴给锯断。而杨景行为了配合上小提琴火山喷发般的热情也几乎使出浑身解数忙得不可开交,几乎就要有了热爱音乐的气质形象了。
听众们才不管演奏家死活呢,他们听得高兴看得开心,好多人随着音乐激动起来了,不光表情越来越兴奋,连身高也普遍增加。
乐曲是在高潮中结束的,当进入最后这段高潮,小提琴家已经移动到紧挨着钢琴的位置进行居高临下压迫性地炫技演奏了。可怜的伴奏员被吓得头都不敢抬使劲在键盘上忙活,也快捱到头了可别出什么闪失前功尽弃。
乐曲终于进入尾声,这是在场所有人都烂熟于心不会弄错的,所以当小提琴停手而钢琴家砸响了最后一排和弦后,听众们简直集体瞬间起立开始拼命鼓掌。
尴尬,掌声刚响起来就得马上压住,因为希拉里还没结束,她又开始了,大概是华彩。已经起立的听众也就干脆站着听了,还能把演奏家的忘我风采看得更清楚一些。
希拉里这个华彩比之前的乐章更激情四射,简直有点媚俗电子乐的感觉了。但是伴奏员还是得赶紧跟上,这个演奏虽然耗体力但是不需要太动脑子。
希拉里也是诚意,华彩片段超过三分钟,伴奏员都已经满头冒汗了,不过小提琴家自己也没好到哪儿去,一丝丝的发缕粘在了面颊额头上。
伴奏员毕竟也是个作曲家,对小提琴家华彩的走向掌握得八九不离十,到最后的结尾处更是配合得天衣无缝,像是粉红铠甲武士终于冲进了美丽的花圃中,躺下休息了。
这次是真的结束了,希拉里左手琴右手弓,双臂张开准备好迎接拥抱掌声了。
柯蒂斯人简直比前天晚上艾弗里费雪厅里的听众更虔敬更狂热,只是数量没那么多。
杨景行可算见识了偶像的威力了,站起来为小提琴家鼓掌。
希拉里终于放下双臂放下了下巴,然后笑了,似乎恢复了舞台意识,单手提好琴和弓,另一只手为听众介绍伴奏员。
杨景行可不敢贪功,连忙号召大家把掌声都献给小提琴家。
真让人怀疑这是不是柯蒂斯,台下坐着的好像也不是全球各地的音乐天才,除了没尖声叫唤我爱你,这些人几乎跟超级偶像的粉丝没啥两样了,学生们是那么仰慕地望着希拉里,那么虔诚地鼓掌,他们眼中满是骄傲满是自豪。
希拉里看着伴奏员,盯着看,她累得也有点喘,再加上发丝都汗湿了,样子看起来好像有点凶凶的。
杨景行连忙伸手想示好。
希拉里不接,继续看着伴奏员。
杨景行有点尴尬,笑一下收回手。
希拉里只需要左脚上前一大步,上半身就都到伴奏员跟前了,头顶也就杨景行下巴高。文化差异,小提琴演奏家直接把自己的身体贴到伴奏员胸口上了,空着的那只手还熟练地做出了拥抱的动作。
巴赫e大调小提琴无伴奏组曲包含七首曲子,都短小精悍,前两首有三四分钟,后几首就是一分多钟两分钟了,不同的演奏家之间没有多大差别。
首先是前奏曲,快板,曲子充分展现了巴赫的才华,要求的技巧复杂精湛,几乎被公认为音乐史上小提琴作品中的最高峰。
希拉里的演奏依然是无懈可击的,听众们依然是如痴如醉的,连伴奏员似乎都听得忘记自己的危险处境了。
安可的掌声往往最热烈,今天就是,曲子一结束,百来号听众就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似乎在展现他们也有很好的粉丝天赋。
希拉里当然是已经不怎么稀罕掌声的演奏家了,放下琴弓后看着伴奏员,表情像是挑衅像是鼓励。
这可咋办呀,杨景行看着键盘犯难。哎哟哟,总算有人还有点同情心,学术主任左手端着一杯茶右手拿着一个凳子轻手轻脚上台了,放在了伴奏员旁边。
杨景行谢谢了这让人亲切的浦音作风但并不喝茶,因为情形实在太令人怀疑了,台下不但没人鄙夷声讨学术主任胳膊肘拆外拐的做法,还有好多人投以赞许神情,这恐怕有诈,不得不防。杨景行还是赶快开始弹琴,不然说不定要催他喝茶了。
伴奏员这一次的弹奏明显不一样了,一开始就充分运用了钢琴的表现力,不再有那种非主流搞法。
观众们的神情转变说明他们很快听出来了,讲座人这次没再模拟演奏了。再听一会后就开始有人确定,讲座人这一次是真正地玩改编了。继续听下去,应该还有一些人能听出来讲座人的演奏技巧是局限在巴洛克时期,更专精的还应该判断出来讲座人的改编方法是局限在巴赫身上的,虽然巴赫似乎没有局限。
三分多钟的曲子,杨景行才弹了两分钟不到呢,下面格拉夫曼站起来了。听众们虽然很专注音乐但还是被顶级专家的动作分散了注意力,看格拉夫曼眉头紧锁不苟言笑视线瞄准的样子似乎是随时准备开火。格拉夫曼有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