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纪念日(2 / 6)

全音阶狂潮 灵宇 10114 字 2022-04-03

李丹阳指着屏幕“这几个助音,都是小三度”说着还弹了一下,试试小二度。

杨景行懊恼“是我画蛇添足了,想太多,后面玮幸大哥的旋律有羽调的感觉,我想呼应一下,其实没必要。”

濮玮幸哈哈谦虚“那不是我的,不认识了。”

李丹阳再看看,指屏幕“这”

杨景行点头。

林正升点头“也不错。”

李丹阳坚持实践出真知,再弹吉他,配合轻唱,犹豫了一阵后做了个艰难的决定“就小三度吧你别走太远,坐里面来”

安卓立刻让了一下。

事实上,大哥们的创作过程也没玄乎,李丹阳在填一个长句子的时候就是各种赐予组合,试了这是试那个,或者和杨景行能不能改动一下。

杨景行一般都会听话“我现在也觉得这样合适些,重复一下更好”偶尔也会斟酌一下“太多四度的话,主旋律歌曲比较爱用,我可能潜意识有抗拒”

濮玮幸哈哈笑,给几位台湾人解释一下什么是主旋律。当然,这里和主旋律并没什么关系,最后大家讨论,认为三度四度都差不多,不过这儿的节奏感似乎更适合三度

杨景行抄一首歌用了十多分钟,李丹阳宝刀未来,填一首词也没到半个小时。

敲下最后一个字后再仔细看看,李丹阳拍手,几乎大吼“ok,交稿”

这下是真的喜庆,大家鼓掌欢呼,杂乱无章地碰杯喝酒。

甘凯呈是真狠心,努力提醒大家“没完没完,别高兴得太早,你们band什么配置”

对哦,如果真的明天就要唱,是不是还要编曲

李丹阳不担心“我回酒店传回台湾,明天早上搞得定。”

张彦豪大方送上杨景行“这有现成的你不用”

李丹阳关怀杨景行“辛不辛苦”

杨景行说“老板一句话。”

张彦豪哈哈。

李丹阳深思“肯定我们三个人唱,纯钢琴不太ok,就传统乐队吧,加个键盘。”

张彦豪问杨景行“没问题吧”

杨景行说“我尽力,明天一早交工。”

李丹阳正经问“你最快要多久”

杨景行略一犹豫“半个小时。”

李丹阳看一下表“给你半个小时,我们等正好有乐队,要什么给你什么,大家都辛苦一下大卫,可以吗”

齐达维呵呵笑“尽兴”

看杨景行还无所适从的样子,甘凯呈提醒“天才,半个小时你去那边,我们不打扰你。”

杨景行无助地问大哥们“有什么具体要求”

濮玮幸做主“众口难调,你还不知道哈哈”

林正升也说“看你的看你的。”

章弘维笑着说“给正升大哥一个木吉他,他只会这个。”

林正升憨笑“我和音也行。”

杨景行就在大家的关心鼓励下搬起电脑,回到之前的落寞小桌,齐清诺和年晴跟上来陪着。

坐下发现没有跟踪后,齐清诺小声建议“套模子吧,太难了他们也不行。”

年晴说“歌也一般。”

确实,这首集合了这多智慧还没起名的歌就目前来看是不怎么精致的,不但构架松散,旋律也没多少先声夺人的感觉,比不上几位大哥的代表作,甚至比不上杨景行的。

杨景行说“再改一下。”

半个小时的伴奏编曲时间,杨景行却先修改起旋律来。当然,改动并不大,就是几个过度的句子稍微修饰一下,副歌也有一些调整,然后是轻重缓急上的精修,都一一标明。

年晴也不打击了,还诡秘地笑“会不会太不尊重了”

齐清诺专注与杨景行的工作“这个长音最好起伏一下”

那边又喝上了,不过都是咖啡和茶,大哥前辈们在谈笑风生中各自时不时瞄一眼杨景行这边的紧锣密鼓,怀念起年轻时不知疲倦充满激情的工作状态。

修整了几分钟的旋律,齐清诺和杨景行假装专注又专业地投入编曲工作中,年晴帮不上忙,但是想到了重要的“要打印,怎么办”

杨景行不急“我带打印线了。”

年晴惊诧“准备充分啊”

试试上齐清诺也帮不上太多忙,因为杨景行似乎早已经构思成熟,五张伴奏分谱,几乎不需要多少思考,四五分钟就能完成一张。

当然,快餐就没那么讲究,搞不出多少新意和惊喜来。但是杨景行也算负责,没有一股脑地1645和弦敷衍了事,只能说他对各种方法都太熟悉了。

齐清诺不提方针方法,但是会审核,然后提醒“把七音省了,不好弹。”

十几分钟了,李丹阳来看,发现已经在做套鼓分谱,就关心一下进展情况。

齐清诺负责汇报“键盘和吉他ok了。”

李丹阳点头“鼓给好节奏就行,节奏吉他也一样,不是交响乐。”

最后做总谱的时候,杨景行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