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些东西,对他而言是有所裨益的。
这也是他的老师,老君圣人命他走这一遭的用意。
见一见燃灯,见一见,这位巫妖大劫后,首个踏足证道之旅的准圣。
对玄都而言,好处是不可计算的。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柳城,会场之中。
无数委员,都在交头接耳,就在刚刚,孟白已经将事情原原本本的与委员们说了。
现在,是抉择时间
因为,妖蝗群并未侵袭华国。
所以,到底是防御、警惕、戒备,还是主动出击
委员们难以抉择。
特别是人族委员们,一时难以下决心
因为,华国是经历过惨痛教训的
当年,齐国联合列国封锁柳郡,还残酷镇压与柳郡有关的商贾、修士、凡人。
沙水上游,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莒国、齐国、曹国、纪国等十余国中,但凡与柳郡有关的人,皆被杀害
甚至有些人,仅仅是家里有来自柳郡的货物、商品,也被杀了。
齐公当年的话,迄今依然言犹在耳刀要过火,人要换种
错非圣树显威,天尊荫庇。
今日的华国众生,早就被人斩杀殆尽了
在齐国没有灭亡前,华国的众生一直生活在修为不足恐惧症和法宝不足恐惧症中。
故而,这些年来,特别是华国建制以来,华国上下除了建立健全了基层制度、教育体系外。
最大的变化,就是建立了自下而上的民兵体系。
村村有民兵,乡县有训练。
凡人练武道,修士练法宝。
迁徙来到华国的散修和妖族、水族,也都从中选拔了许多精英编入了各级民兵系统。
这些年下来,华国悄无声息中,已有了数十万的民兵。
到了今天,华国民兵之中,单单是金丹散修和金丹修为的妖族、水族,就已经多达上万
更有数百上千的元婴、地仙。
便是齐国复活,再次来犯,也可以在不借助圣树的情况下,将之打回去
甚至反攻临淄
然而,问题是,如今秋收在即。
若是贸然动员,耽误了秋收,影响太大
可若不动员,只以防御,却也不妥。
一旦妖蝗群进入华国,极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秋收一样不保
一时间,委员们议论纷纷。
“妖蝗群,动辄以百万计且皆有筑基修为,皮糙肉厚,便是一只,等闲金丹修士也难以奈何,何况百万”
“不如防御,只要彼等不入华国,吾等自可无虑”许多委员们,苦口婆心的劝着。
几百万数量一群的妖蝗,主动出击
若输了怎么办
若本来无事,却因此惹祸怎么办
“放屁”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况且,难民不是说了吗”
“去年中原已有蝗灾,但当时蝗群只是寻常虫子”
“今年却成了筑基妖蝗”
“纵然今年侥幸免祸”
“明年若出现金丹妖蝗、元婴妖蝗彼等来犯我国土,那该如何是好”
“再说了,吾等乃是受天尊教化之人”
“天尊教吾等友爱天下,众生平等”
“如今,蝗灾祸乱中原,我等却偏安一隅,不思进取,救济斯民”
“这算什么话”
整个会场,到处都是类似这样的议论、争辩。
主张防御、静观其变的大都是老人、商贾或者从楚国等地移民而来的贵族。
主张主动出击的,大都是学生委员以及妖族、水族委员。
在他们口中,如今正是华国打出旗号,北伐中原,救济斯民,将天尊教化和华国德政,播于四方的时候
应该不惜代价
彼此之间自然是展开了激烈的争辩。
孟白听着,只觉脑袋有些晕乎乎的。
他不得不再三维持秩序。
好在,很快,他就不需要为此头疼了。
因为灵犀童子来了。
这童子,是乘着圣树的树叶而来。
而在华国,能调动圣树力量的人,有且只有一个人天尊
坐在那璀璨的圣树树叶上,灵犀童子居高临下,看向会场。
所有人都抬起头,看着灵犀童子。
灵犀童子伸手将自己身下的树叶摘下,然后投向会场。
树叶显化,倒映出重重光晕。
光晕中,数千里外的华国边境显化出来。
密密麻麻的妖蝗群,铺天盖地的飞跃了沙水,进入了华国境内。
沿途,一切庄稼,所有青草、灌木,尽皆被啃食殆尽。
于是,每个人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