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回音(2 / 4)

古正统,虽身具先天功德,注定证道。

然而,和他们一般出生的人物又不是没有。

甚至,比他们更高贵的存在也有。

譬如

灵鹫山的灵柩,所埋葬的那个人。

也譬如,殒身于西牛贺洲的魔祖罗睺。

更譬如

同样身负盘古遗泽的十二祖巫。

那可是可以用十二都天大阵,召唤盘古真身的可怕存在。

但他们却在渡过了无数劫难之后,依然殒身。

但,三清却一路稳稳当当的,渡过了那无数灾劫。

躲过了无数觊觎和窥探。

终于,从三千紫霄客中脱颖而出。

而在这个过场中,通天的浴血奋战,太上的交游广阔,他的纵横捭阖,都是不可或缺的。

回忆着,那远古的洪荒岁月。

三人勉力而前,同心协力,共证大道。

“师弟”元始圣人垂下头来,眼眶微微有光“师兄也是无奈”

既然,通天肯和太上和好。

自然,也能与阐教修好。

关键不在往昔恩怨,而在筹码,更在道统。

截教确实与阐教大道,水火难容,彼此矛盾。

这是在鸣条一役后,就不可更改的结局。

在诸圣,目睹了鸣条一战的惨烈,也见证了人道反噬的凶狠之后。

每一个圣人的道心,都在颤动

九鼎落地。

金乌破碎,祖巫之躯残破。

那数以万万的诅咒与呐喊,在天地之中愤怒的翻滚与咒骂。

“时日皆丧,予及汝皆亡”

“时日皆丧,予及汝皆亡”

即使日月无光,纵然天地崩碎。

我也要与你同归于尽

即使人族从天地主角的位置上跌落,我也要你永世不得超生

何等可怕的诅咒,何等恐怖的怨念,何等坚定的决心

凡人如潮水,一一的冲击。

前仆后继,死不旋踵。

在诅咒中,一切崩坏。

在唾弃中,万物凋零。

在愤怒与仇恨中,一只脚都已经踏在天、朝边缘的圣朝毁灭了。

道统崩坏,一切崩塌。

依附道统上的一切,都完蛋了。

数以万万的凡人,用自己的血与肉,诅咒了自己的皇,自己的王和自己的至尊

也正是因此,玄门三清,从此走上不同的道路。

因为三位圣人,都在人皇会元,看到各自大道的前路。

从此南辕北辙,从此互相矛盾。

大道殊途,各走一方。

终于,在封神劫前,矛盾达到顶点。

回想着,回想着。

即使圣人,也是忍不住叹了一声。

“造化弄人,大道无情”

只是感慨一声,圣人就已经重新恢复了古井无波,面无表情的神色。

头顶的盘古幡,还在悠悠动着。

那无数线条,从这至宝垂下。

因果,如蛛网一样,微微摇动。

圣人知晓,晋国国君,已经踏上了西来昆仑之旅。

一如昔年桓公。

若是昔年,圣人还会设下考验,不会让晋国国君来的太快、太顺利。

就像桓公,需涉流沙、需渡险路,需临种种劫难。

通过这些考验,圣人就可以一点点,一滴滴的将人族君王的羽翼抚平,将其棱角磨灭,让其明白,也让其相信。

除了圣人,他将别无他途。

他也必须,更只能无条件的服从玉虚法旨。

可惜

现在却不行了

大劫在即,因果当前,而当代晋公的寿元,却已如风中残烛。

一旦他身死,那么,好不容易重新布置的计划,又要重来。

“白鹤”

元始圣人说着“汝亲自去昆仑山下候着”

“下法旨,命各部道兵,暗中护送晋公队伍”

“诺”白鹤童子的声音从外面传来“谨遵老爷法旨”

元始圣人却已经站起来了。

脑后的功德金轮收起,十万丈庆云缩小成一片薄雾,落入圣人掌中。

那无数灵宝,一一飞回玉清宝库。

“走”圣人说着。

那头长卧圣人身旁的四不相睁开眼睛。

头如麒麟,身似真龙,脚踩九重祥光,尾摇日月之光,一双眸子,沉淀着点点星光。

圣人落到这坐骑背上,就骑着它,扶摇而动,直往太素天而去。

但身影却在这瞬间,消弭于无形。

这是元始圣人的神通。

也是元始圣人,敢于在封神劫算计截教,反手再算计人教的底气。

他是元始。

是无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