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夸耀其才华时,这位年轻的工部尚书含泪表示,最要感谢当年的那段时光。
最后,弘乐学堂采用了以年龄为界限分批入学的方式,等前一批人差不多学会了还能反过来教弟弟妹妹。
李素商就提出了一个办法,从第一批中择优选出前几名担任下一批的小讲师。
一来暂时缓解教师压力,二来也能巩固小讲师的知识,也可以促进学习积极性。
这个法子给了刘老秀才很大启发,后来慢慢对教学内容和方式做了很多创新,再加上看到昔日的学生刘也恒如今文理双修,老刘秀才大手一挥,文化课得上,实践课也得有
老刘秀才读了一辈子书才考中秀才,想来定是科举无望,但是他可以把这个希望寄托到下一代去,培养出全方面的人才。
于是在多方因素的促ya进o下,弘乐学堂的第一批学子们,提前进入了地狱模式。
刘老秀才也万万没想到,他此生没能在科举上有所收获,反而将技能点都点在教学了,此后多年名声大噪,桃李天下。
多年以后,丰源弘乐学院成为天下文人趋之若鹜,想要朝圣的存在,无数大儒才子都出自弘乐。
世人也震惊地发现许多重臣名吏或文人雅士竟然都是当初弘乐书院的第一批学子。
时任锦衣卫指挥使的顾喇叭表示,回忆太美,先生太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