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的奇迹,对他本就属于顺手而为,轻而易举的事儿,根本就不算什么。
要让他自己来说,这次回国真让他有所期待和值得夸耀的事,还他带回来了二百亿日元的外汇。
并且打算把这笔相当于十亿左右人民币的真金白银,实实在在的都花在国内。
想想看,十个亿啊,对于这个年代的共和国,这笔庞大的资金那得办多少事儿啊。
所以宁卫民打一回到京城,就开始了水漫金山一样的资金灌溉模式。
原本因为去年特殊情况,一直没有进展的龙宫水族馆项目开始有效推进,相当于一亿人民币的日元到账,让原本颇有些怨言的区政府领导一下子就消了气。
龙潭湖公园的非施工区也直接迎来了基建改造工程,用不着再等什么龙宫水族馆的盈利了,宁卫民直接拨了五百万给陈述平,让他先去买两辆汽车用着。
然后其余的钱用来盖厕所,换座椅,增设垃圾桶,修葺园区里的道路和建筑,再适当盖一些水榭之类的新建筑。
至于对待自己投资占绝对大头的产业,宁卫民当然就更大方了。
除了农业大学那边,宁卫民又增资五百万和对方全面展开人工培育绿色精品食材和寻找各地特色食材的合作之外。
他一直扶持的两家文化协会,也各自增资了三百万,全面开始提高各行业口述资料编纂图书和为各行老匠人们拍摄纪录片的工作。
还有他和那些皮尔卡顿公司出来的老同事们,合股成立的公司,也都视情况而定修改股权比例,每个公司由他来分别增加二百万到三百万的流动资金。
除此之外,宁卫民还给了这些公司额外的一条福利,那就是每个分公司的主事人都可以买汽车了,用以提高办事效率。
不用说,这一条肯定是最得民心的。
虽然宁卫民不做冤大头,指定了车型,要各个公司统一购买桑塔纳。
但能有个汽车开,已经足以满足这些高级打工仔的虚荣心了。
比宁卫民给他们每个人配个大哥大还让他们喜出望外。
不得不说,宁卫民算是搔到了他们的痒痒肉,也顺带提高了他们的忠诚度。
不过尽管如此,宁卫民给他们的待遇也不是最好的。
毕竟下属也有亲疏远近,亲信之间也分等级高低。
完全不用怀疑,宁卫民最为厚待的人,肯定还是说是殷悦、罗广亮和小陶他们仨。
实际上,宁卫民这次回来,也就只给他们仨,每人发了五十万的奖金分红。
而且对于他们各自负责管理的业务进行注资和新方向的规划,也远超其他人的规格。
就拿小陶来说。
宁卫民让他负责管理三轮车生意的同时,还要他去注册组建一个出租汽车公司。
要说这个出租车公司规模的相关规划,本来是二三十辆面的而已,。
而且这笔钱原本还要从倒腾邮票的利润里,和罗广亮从东华门夜市代收的摊位费里出。
但现在不用了,见营业执照不久前已经批下来了,小陶还没找着适合安置的地方。
宁卫民直接给小陶增资了两千万。
一是要他直接跟天津那边先定个二百几十辆面的,把公司车辆规模直接扩大到了十倍不止。
二是让小陶在京城郊区租地盖楼,直接一步到位,把出租车公司的办公楼和修车场都盖起来。
好家伙,他们一个刚刚成立的民营出租公司,拿到钱这么一改规划,
直接就能赶上,甚至是超过许多有国企背景出租公司规模。
而且连自己的办公楼和车场都有了。
你就说知道这件事的,有谁不吃惊的?
连小陶本人都一样,直接就吓懵了,老半天都以为宁卫民是逗自己呢。
殷悦也是一样啊,宁卫民同样给了两千万,她同样不敢置信。
直至宁卫民亲口表示,给她这笔钱,除了要她用这笔钱给自己买辆豪车开。
就是要她留意在京城的闹市区多买商铺,增设专卖店。
以后他们“云裳服装公司”的远景就是商铺都是自家的。
争取在未来的数十年里,彻底摆脱来自于商铺租金的困扰,同时享受黄金地段商铺升值的回报。
对于这个经营思路,善于盘算的殷悦也很认可,认为绝对划算,这才表示接受。
至于罗广亮,宁卫民是给钱给的最多的,比照前两个人还直接翻倍。
饶是罗广亮性子沉稳,已经经历过人生中不少的大风大浪。
但高达四千万人民币的资金,宁卫民毫不犹豫的交给了他。
竟然毫不迟疑的由他拿去,继续用于替自己购买著名景区附近的四合院和商铺。
这还是让罗广亮如同小陶和殷悦一样被吓了一跳,大为震惊。
这毕竟是四千万啊,在京城已经够盖一个三星级酒店的了。
所以在罗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