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3章 一览众山小(2 / 3)

国潮1980 镶黄旗 5851 字 9天前

发现自己居然还有能力为大和观光提供第三增长曲线。

甚至第四,第五……

这就不是吹牛逼。

别忘了,就拿法国为例,宁卫民在那里还有更加优质的产业和更加充沛人脉资源呢。

他不但有餐厅,有城堡酒店和酒庄,还有时尚圈和电影圈的朋友。

而这一切都会为大和观光直接增强对于欧洲地区的业务优势。

让大和观光的费用更低,旅游内容更丰富,更独特,不是没有可能突破行业天花板,从那些大型旅行社嘴里抢到肉吃的。

不是没有可能逆行业周期而上,反其道行之去做大做强的。

那大和观光的价值又该如何定义?

想到这儿,完全是水到渠成,一个相当完善的地跨中日欧的旅游业务网络浮现在了宁卫民的脑海里。

而且不仅如此,这个如同蜘蛛网络一样的东西,还把宁卫民目前所拥有的一切资产和正在投入的项目,也统统吸附了过来。

国内的餐厅、书店、烟酒、邮票、服装、快餐、古建、广告、明星、出租车、待建水族馆、工美艺术品、电影摄制景点、皮尔卡顿大厦和芸园……

日本的停车场、洋酒行、俱乐部、高端食材、餐厅、商社、书店、出版业、电影制片厂、音乐制作公司、动漫ip、电影版权……

还有法国的lvmh、伊夫圣罗兰、皮尔卡顿、香榭丽尔大道、城堡酒店、金坡酒庄、私人飞机和游艇……

这一切的一切,都被分叉的网络相互联系起来了。

原本杂乱无章,相互独立的这些元素,最终形成了一个烁烁闪光的整体,让宁卫民彻底看清了自己的事业前程。

以旅游业为基础,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商业帝国。

原本他是眉毛苍蝇一把抓的产业,通过旅游不但都能连接起来,而且能获得高溢价。

他不是想保护传统文化嘛,宣扬民族文化嘛。

所有不求回报的投入最终也会通过旅游完成套现回收,并且进一步繁荣市场,促进资产的升值。

对他来说,看清了旅游这条事业主干,就可以把一切细枝蔓节连接起来,化零为整,形成最佳的资源整合。

打个比方,这就像网络时代,干餐饮的拥有了美团,卖货的拥有了阿里,写小说的拥有了阅文,想当主播的拥有了抖音。

既然拥有了自己的变现和拿流量平台,他想不成神都难。

那种感觉具体点该怎么形容呢?

其实就像一个人上山求仙,周身一直被云雾团团围住。

当他爬到上峰,他仍然看不清前路,越来越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结果正在迷茫间,一阵大风刮过,迷雾尽去。

此时他不但发现通向远处的仙人洞府的石阶赫然就在自己脚下,而且自己身边崖外,一览众山小的风光那叫绝美。

是的,就是这么爽。

要知道,宁卫民寻找了许久答案的困惑,就在这一瞬间,因为谈判中对方的一句话,豁然而解,哪怕用醍醐灌顶都不足以形容这种大彻大悟的通透感。

这就像刚从石头蹦出来的孙悟空跟其他猴子打赌,结果跳过了水帘洞,无意中发现了洞府福地那么美。

总之,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完美的企业,只有企业落在最合适人的手里,宁卫民其实已经下了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拿下大和观光。

尽管从理论上来说,等到日本经济让日本人彻底绝望,他再出手购买资产似乎更划算,目前似乎不该急于一时。

可世事无绝对,过了这村也许就没这店了,他可不敢冒这样的踏空风险。

甚至不怕说句有点夸张的话,经过脑子里前前后后这些盘算,现在哪怕对方要他用双倍的溢价买下来,他都干。

毕竟日本的旅行社虽然多,但于他而言,还真没有像大和观光这么合适的标的物了。

这不是胡说的,要知道,日本大型的旅行社通常都是上市企业。

财务账目太复杂了,庞大成本在那儿摆着,经营方面限制也多。

想精简人员和支出,都不能随心所欲。

宁卫民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他还缺少行业经验,未必玩儿的转,弄不好就给自己买来一个填不满的财务黑洞。

反过来小的旅行社呢,倒是没有这些让他心里没底的制约。

但问题是多数企业都规模有限,不少业务都要依靠大型旅行社转包,连独立做主都做不到。

哪儿有像大和观光这样已经初具规模,业务网络相当完善,不但铺遍日本全国,出国业务涉及中欧的呢?

说句大白话,大和观光就像一座基建完成度很高的新兴中型城市,人口也不多,财务负担也不重,前景却无限。

他作为市长,拿到手里就专心发展经济,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儿就好了。

许多苦活累活已经被别人完成了,他吃的可是现成的,差一步就是丰收,全是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