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开荒变故(2 / 2)

说是下面那些人,连我接到命令的时候也是有怨气的。开荒两万亩,你可知这汉中郡现有田地是多少啊不到50万亩,这个数量还是在近百年里开出来的,现在呢一个月,两万亩”

他伸出两根手指,恨不得直接戳到徐远面前“两万亩啊”

“我汉中郡刚遭灾,今年年底到明年还不知道怎么过呢,谁知道非但不减徭役,还压了这么重的活下来。”他收回手一抹眼泪,哽咽道,“别说那些黔首了,连我这个当郡守的都要忍不了了。”

“这是不把我汉中郡的人当人看吗”郡守在汉中郡为官十数年,娶妻生子都在这里,可以说,这里是他第二个故乡,眼看着这里的百姓肩上日渐沉重的压力,他也难过。

“我,本官心里难受。我整晚整晚地睡不着,就怕哪天一睁眼就听到有人死在徭役中了。”他两眼通红的,几乎一句一顿。

对此,徐远只能沉默。王上传来的命令只有几个字,作为臣下,他要做的事就是不计代价,全力以赴完成王上的命令。

徐远站起来,俯身行了一个大礼,语气诚恳“我知道汉中郡很难,但王上绝不是那等杀鸡取卵的人,明知道这里遭过灾还下了这样的命令,定有其用意。”

他的声音沉下来“连无乱不出的汉中驻军都派去开荒了,恐怕这次事情不仅仅关乎王上。”

郡守也不是个傻的,他这般暗示,自然也想到了王都中那位从天而降的神女。

“可,这,王上难道为了哄那位高兴,就这么,这么”

徐远摇头“王上绝不会拿十万大军开玩笑。”

郡守沉重地点头应允“本官与将军一心,汉中郡上下定会完成王上所愿。”

他话刚说完,打脸就来了。

“报”

门外有人急呼“开荒地有黔首将督工打了”

徐远和郡守的脸顿时变了。

两人对视一眼,知道从一开始就担心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

等两人赶到事情发生的地方时,这里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了。

素来顺从的黔首,一向居高临下的督工,二者的冲突一旦开始就是剧烈的冲突。

“情况如何。”

“那些贱民打伤了我们七八个人。”一名拿着鞭子的督工愤愤不平地告状,“将军,郡守,绝不能饶过他们”

徐远眉头皱起“黔首伤亡如何”

督工喋喋不休的抱怨立刻卡住了,闪烁其词“他们能有什么事,贱民命硬,多甩几鞭子,能出什么事。”

徐远面色一沉,对这里面的官司也有基本的了解。

不过现在不是处理他的时候,这种事情一发生,为了官府的威严,应该要严惩动手的黔首,但也不能罚得太重,不然只怕会激起民变。

“带我过去。”徐远一脚踹开那督工,命令道。

他疾步走去,低声问“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安抚下那些百姓,郡守可有良策”

郡守无奈叹气“便是有法子,也只能暂时让他们安份,如果这样的日子再继续下去,只怕这处不出事,别处也要起乱子。更何况,这些日子只怕人群中混了不少浑水摸鱼想搞事的人。”

徐远目不斜视,嘴角微动“先把眼前的事解决了,等回去后我会将此事禀告王上。”

郡守也明白他的意思,禀告王上是为了打听这项工程的目的,让他们也有个底。

他端正脸色“本官定全力助将军平乱。”

双方对峙的阵地近在眼前。

汉中郡激烈冲突的时候,王都也是暗潮汹涌。

此事大概率要归因为国师选女官。各家贵女明争暗斗,好不热闹,连带着其家族长辈也不安生,在朝堂上私底下争锋相对。

好在今日终于要出结果了。

一时间,整个洛城都平静下来,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国师问”

宫人捧着一张纸站在长秋宫台阶上,高声宣读

“论洛国农耕工具的演变与发展,请诸位女郎回答。”

众贵女

不问朝政军事,不问文史典籍,甚至连耕种播种都不问,却问农具,还要说出演变历史和未来发展

国师这是在故意刁难吗

“我知道。”一人走出人群,高声道,“我知道如何作答。”

“请女郎入内。”那宫人曲膝行礼。

一个时辰后,那女郎小心地捧着几张纸出了长秋宫。

她对宫门外的铁甲卫士说“我要见王上,国师有一物让我转交。”

半个时辰后,一人一马带着洛王的诏书奔出王都,快马加鞭赶赴汉中郡。

国师消气,良种的消息已得到确认。

他要为王上为汉中郡带去这个好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