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成功在北云中河搭建浮桥,这次工兵营营长廖云决定一次投入全部工兵,修建3座浮桥。
一座是用铁桶、木桶等漂浮物做桥墩,支撑木板桥面。
一座是用渔船做桥墩,上面搭木板。
一座是用碎石堆垒做桥墩,同样是搭木板。
廖云吹响了哨子。工兵当即推着铁桶,扛着石头来到河边,准备搭建浮桥。
看到敌人在搭桥,三浦忠次郎下令道“命令炮兵,不管花多大的代价一定要将敌人桥摧毁”
忻口的一大险,就是云中河。
他是绝对不会准许敌人从容将桥建好,方便敌人将物资和兵马送过河的。
听到命令,日军的炮兵赶紧将山炮推出来。
轰
弹片四射。
这一发炮弹发生了偏离,炸毁了一些堆垒在河岸的石块,但没有炸伤人。
廖云清楚,这只是试射弹。
很快日军的炮弹就会连串打过来的。
他吼道“炮击,先躲避”
随着他的一声命令,工兵赶紧丢下手头上的东西,跑到最近的地方寻找躲避的地方。
果然。随着这发试射弹的爆炸,很快连串的炮弹就降落在河岸附近。
轰轰轰
连串爆炸,将一些造桥的物资都炸毁了。
梁国平看到后,喊道“兄弟们,反击。不要让鬼子继续猖狂下去。给我干掉鬼子的火炮”
山炮营当先展开了反击。
22门75山炮在轰击。
轰轰轰
一处陡峭的山坡上。
6名炮兵在前面用绳子拉,后面9名炮兵在后面卖力推。
炮长大声吼道“一二三,用力”
“呃”
15名炮兵拼劲想要将山炮推到650高地,好增加射程。
战士们没有一个耍滑偷懒的,他们脖子粗重,脸色赤红,手臂青筋怒现,脚底都踩进泥地里了。
随着炮长的口号,炮兵一点一点地将山炮推上去。
费了半天劲,终于2门将山炮推到650高地。
这里地势比较平坦,可以放置2门山炮。
来不及休息,炮兵赶紧展开行动。
在650高地,这两门山炮占据优势,可以有效打击日军的山炮阵地。
就算日军通过炮声能判断火炮的大概位置,但是这里有着山脊庇护,日军的炮弹难于击中。
有利就有弊。
山炮放在这里,视野开阔,增加了射程。
但是这里太窄小,不便于炮兵撤退。
万一日军出动火炮全力攻击,炮兵就会连同这门炮一起被摧毁。
梁国平清楚,但是为了支援工兵建桥。他和炮兵都顾不上危险了。
2门山炮瞄准好鬼子的炮兵阵地,主炮手当即拉响导火线。
轰轰
炮弹准确飞入日军炮兵阵地,炸的日军鬼哭狼嚎
在358兵团的山炮炮击下,日军炮兵完全惊呆了。
他们都
他们完全想不到敌人的炮弹会打得这么准,而且这么远。
鬼子炮兵计算出对手火炮的位置,他们的火炮朝着大致位置,周边乱打了一通。
3连射后,日军鬼子立即想到撤退。
他们用马匹拖着大炮,仓皇向后方逃走。梁国平下令山炮开炮,追着日军炮兵打。
日军炮兵被炸死炸伤几十人,一门火炮也被击毁。
“队长,敌人的位置有些远,没有重炮。我们威胁不到敌人。我们需要重炮来反击”
内富佐市少佐也知道敌人占据了高点,有优势。
他迟迟不动用重炮,一方面是重炮的炮弹需要节省。另外一方面就是敌人也有重炮。
虽然150榴弹炮射程11800米,对方的火炮才105口径。可是美国的这门105榴弹炮射程能达到11270米。
对于上万米的射程来说,几百米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的。
这让日军鬼子动用重炮就显得有些犹豫。
“少佐阁下,不能再犹豫了。不然敌人就打过来了”
要是敌人打过来了,这重炮的威慑力就减弱了。
内富佐市少佐终于下定决心。
“用150榴弹炮告诉那些支那人,靠买是无法成为强军的”
看到自家的火炮在和日军对轰,日军炮火不敢再肆无忌惮地轰击河滩。
工兵营营长廖云喊道“弟兄们,继续干活”
冒着敌人密集炮火,廖云率领全营发动抢建浮桥。
炮弹时不时会落下来,炸死炸伤工兵。
但是工兵营的战士尽力不去想自己会不会被炸死的事。
参军的时候,教官就说过。
“怕死的话,就不要加入358团。在这里要的是不怕死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