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左宗棠实际上的前半生。
和之前的许多人都很是相似。
一直到四十岁这个年纪。
他尽管在当地的名声相当的不错。
但入朝为官之类的事情,却是没有多少和他有关系。
或许在当时来说,实际上左宗棠,也已经是并不如何的去想入朝为官了。
有些人的眼界,总是能够看的开阔一些。
当然这个原因有很多,或许是左宗棠本人对于时局的一些看法,又或者是当时的清朝,也已经是差不多可以说。
烂到了骨子里面。
他是个心怀天下的人。
但现在看起来,似乎这个天下到底会是谁的。
还很难说。
二十八岁到三十岁的这一个时间,对于左宗棠来说,或许是一个比较难熬的日子。
作为能够看清楚整个天下局势的人。
鸦片战争当中,清朝的失败,让他感觉到无比的叹息。
他或许在这个时候,已经认识到了这个统治了大地许多年的皇朝,或许即将落下帷幕。
之后的日子里面,有人举荐过他,但是他没有去。
与林则徐的交谈,似乎也只不过是一场交谈而已。
林则徐在此刻已经不需要任何的赘述。
因为他实在是太有名了。
左宗棠本身应该是看的清楚整个天下的局势。
太平天国的运动虽然轰轰烈烈,但是提出来的一切,都过于的不切实际。
而且不管怎么说,那些叛军的手段,对于依旧还在平稳区生活的人。
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四十岁。
太平天国的战火还是烧到了长沙这个地方。
省城被围攻,湖南巡抚无奈之下,聘请左宗棠出山,抵御太平天国的进攻。
左宗棠在这个时候应当是稍微的犹豫了一番。
但在犹豫之后,发现自己好像能够做出的最佳的选择。
似乎就是,加入清军,然后保卫这大清的江山了。
所以追根究底还是一个问题,那就是比烂。
很明显,至少在比烂当中,即便是清朝已经几乎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但比起太平天国而言,多少还是好上一点。
在炮火连天的日子里面走马上任,并且开始负责长沙的保卫工作。
他做的相当的不错,以至于太平天国的人围了足足三个月依旧没有太好的办法。
只能够无奈的撤军,而左宗棠的人生之路,在这个时候,方才正式的拉开帷幕。
湖广总督府,作为一个幕僚,左宗棠在随后的日子里面,走过了许多的路,也看到了当下局面之中。
所隐藏的危害。
清政府,不能倒。
这是一个最为根本的事情。
因为危险,实在是太危险了,甚至是上下五千年来,华夏民族都从来没有遭遇过如此危险的境地。
一旦清政府倒台,那么随之而来的就定然会是海外各种军阀对于这一块土地的蚕食。
租界是不得已而为之。
但如果真的倒了,那就是真的,各个地方,都真的要变成租界了。
他们会被残忍的分尸,而且国将不国。
湖广既是产粮的重地,同时又是一个平稳的中部地区,这里的稳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这个日落一般的王朝。
能够让他继续的活下去。
于是在这六年的时间当中,看着在湖北驰骋的太平天国的军队,看着因为贫穷与饥饿,不得不造反的湖广两地的农民。
开始了他的赈抚之路。
他做的相当的不错,一方面逐渐稳定了当时的态势,也让农民起义逐渐的消失于无形,另外一方面,左宗棠也在不断的筹备军队。
用以面对更加严峻的局面。
四处起火的湖广两地,也被左宗棠彻底的稳定下来。
总归是没有彻底卷入到战火与纷乱当中,这真的是一件不能够再好的事情了。
六年的时间,也让左宗棠从另外一个曲线,进入到了朝堂当中。
因为湖广还算可以,接济曾国藩的军饷之后,左宗棠得以有了一个四品官员的帽子。
虽然其中也出现了一些因为小人忌恨,而出现的杀身之祸,但姑且还能够算得上是有惊无险。
六年的时间过去,太平军的势力非但没有被削减多少,反而越发的强大,甚至是攻克了赫赫有名的江南大营。
意图将整个江南都纳入手中。
而这个时候,左宗棠也奉命,率领五千余人,与太平军进行作战。
战国还算可以,左宗棠率领的军队,乃是一支新式军队。
自军队开始逐渐的变化之后,实际上人数已经不再是一个决定性的存在了。
火枪的出现,真的改变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