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来为自己正名。
五年的求学时间,像是一晃就过去了一样。
二十七岁的范仲淹,最终考上了进士。
二十七岁的这个年纪,自然是无比的年轻的。
说上一句光宗耀祖,绝对没有一丁点的问题。
他终于开始踏上了仕途。
最开始的时候,也不过是个参军,和之前的那个兄弟一样,但是没关系。
真男人,就是要一步一步往上走。
在汴京呆了六年,这六年里面发生的事情,对于范仲淹来说,乏善可陈。
而随后,他被掉到了泰州的西溪。
在这儿,开始管理盐政。
怎么说呢?
自从盐铁官营开始,盐政就是相当重要的事情。
所以范仲淹身上的担子,也还算是蛮重的。
但西溪这会儿,却并不太平。
这个地方濒临黄海,海堤这个东西,年久失修,海潮经常倒灌,从而将良田淹没。
问题来了。
为什么之前没人管呢。
很好。
因为不是所有的官员都会去管这些事情的。
宋朝的那个年头,啧。
真的有些不太好说。
做不做,反正官官相护,过好日子,肯定是不会有问题的。
范仲淹自然不会不管。
所以他奏请皇帝,开始了他的治水之路。
这些日子总是不太好过的,征召民夫,修建堤坝,这个东西范仲淹不能够说顶级,但至少懂其中的道理。
但大宋官场的糜烂,大伙儿该吃点东西的时候,从来都不会忘记伸手。
于是这条堤坝,一修就是三年,两百多千米。
接近一千个日夜,范仲淹都奋战在第一线,顺便把自己的俸禄,全都给贴了进去。
最终这里的土地,不再有海潮倒灌之苦。
很显然,这是一件大好事。
所以,当地人为他立了块碑。
上面也听闻了他的事情,这样的人,的确是不多。
所以准备征召他,让他去做点别的事情。
但这个时候,噩耗却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