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狄仁杰(1 / 2)

只能说生活在南宋,而且胸有大志的人物。

真的是有些过于艰难。

他们是一时之豪杰,然而他们的天赋抵达了时代所能够达到的最高点。

然而之后却无论如何也无法突破时代的藩篱。

遗憾。

或许也唯有遗憾这一个说法。

但仔细的想象,即便是真的给了南宋一个卫青,给了南宋一个霍去病。

南宋的一切就又有了改观吗?

怕也是未必的。

你能打,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却也未必会让你打啊。

实际上对于陆游的经历,最为感觉到刻骨铭心的人。

是辛弃疾。

因为两个人是真正的忘年交,相见恨晚的人物。

但或许也正是因为,所以最后他们的结局,都是那么的相似。

摇了摇脑袋。

秦戟尽可能的将脑袋当中的那些思想抛出去。

毕竟接下来还是有其余的事情要做。

南宋和北宋的情况现在都有了一个巨大的改观,不仅仅只是岳飞的启用。

大概是在不远的将来,他们都能够有大展身手的时候吧。

秦戟是这么感觉得。

但有时候感觉却又不一定准确,这又是另外的一回事了。

这边秦戟看着天空,阳光正好。

所以他在思考进行下一个文臣的选拔。

也就是第九名。

他原本的打算是准备二选一。

因为这两个人,不管是在个人行为上,还是在其他方面上都有着高度相似的情况。

但仔细的了解之后,秦戟还是淘汰了另外一位。

这一位在第九名,感觉上来说。

秦戟觉得有些不太好,似乎有些低了。

但左右权衡之下,似乎也没有其余更好的选择了。

所以在稍微的整理了一下之后。

也就是很随意的发了出去。

对于其余人来说,第九名这个位置,稍微还算得上不错。

所以大伙儿也在思考。

例如杨廷和。

这个人真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

他是明初三杨内阁之首。

经历过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三朝,甚至一直到了朱祁镇的时候。

不过朱祁镇的败仗和他没关系。

那时候的他,真的太老了以至于直接就走了。

作为明初内阁的人物,他们手里的权力一直以来都大的吓死人。

或者说明朝本身就是一个文官集团空前膨胀的时候。

虽然说后期出了许多的垃圾,但明朝的读书人,还是有些相当不错的。

三杨之下,国泰民安,有着仁宣之治的盛况。

你说他们不关心这个,那是不可能的。

唯一有些吃亏的就是,他们是三个人。

这就很尴尬,因为这年头没有宰相了,至少没有名义上的宰相。

至于张居正,那完全是一个另类。

是一个无比膨胀的权利集中之下的后果。

“会不是我们呢?”

三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实际上哪个人没有一点想要出人头地的意思?

这也正常。

但很可惜。

接下来视频发布之后。

他们看到的却不是明朝时候的景象。

而是唐朝的。

杨廷和叹了口气。

“唐朝啊。长孙无忌?还是说其余人?”

其余人也纷纷的点进了视频当中。

嬴政:“看来不是李斯,倒也正常,李斯的排名,也不至于这么低。”

李治:“看起来有点像是我在位时候的情况,是我的宰相吗?长孙先生?”

武媚娘:“应该不是吧?这个人,我好像有些印象。”

武媚娘看着面前这个颇有几分帅气的年轻人,那肯定是有一些好感的。

甚至可以说,有一些莫名的好感。

只能说当年的风俗啊,大伙儿也不能妄加评判。

不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李治脑袋上的帽子,那不免就稍微的有些多。

所以这是一个比较扯淡的事情。

刘邦:“应该不是我的麾下。”

刘备:“唐朝啊,一个强盛的朝代,就是不知道我的大汉会不会出一个文臣了。”

刘彻:“我感觉你应该是稳得,从前面来看,仙人对于诸葛亮很是推崇,他不是你的手下么?”

刘备:“嘿嘿,这倒是。”

李世民:“不管是哪一个皇帝的臣子,只要是我大唐的臣子,那都是值得庆幸的啊。”

朱元璋:“会是谁呢?”

朱棣:“盲猜一个狄仁杰。”

朱瞻基:“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