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一名(1 / 2)

昭襄王知道。

会有奖励,但是他不知道具体的东西。

然而根据情况来看,每一个奖励,都是举重若轻的东西。

一个君王低头,不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

这会造成他的声威问题吗?

恐怕不会。

那么其他的方面呢?

当昭襄王从盛怒的情况下逐渐恢复理智之后,他已经彻底想明白了一切。

一个不可控的白起,实际上真的不可控吗?

就算是自己暂时的让步,又有什么关系呢?

难道真的会有很大的问题吗?

不会的,白起的根就在这里,他不可能造反,他也不可能去往其他的国家。

在长平之战后,除非是隐姓埋名,重新换一个名字,否则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继续接纳他。

隐姓埋名,这种事情白起做得出来吗?

大概是做不出来的。

所以最坏的结局,就是昭襄王明知道白起手中有着一门无与伦比的东西,但是却只能够看着白起,将其带到墓地里。

这是何等的愚蠢?

与这些东西比起来,个人的荣辱,面子,一点点的违抗命令,又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呢?

他的威严的确是损伤了一些,因为他没有指挥动白起,反而是自己服了软。

但是白起会继续坐大吗?

也不会。

昭襄王已经是彻底明白了一切。

所以秦戟并没有继续看下去。

一个谥号是昭襄的人,绝对不会是一个昏庸的人。

很多时候,他们都能够清楚的分辨出,利益的重要性。

对于错从来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得到利益。

“诶。”

嬴政摇了摇头。

有些账啊,以前记在他的脑袋上,后面要想摘掉,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不过他嬴政在邯郸之战的时候还没出生多久,一个婴儿,就算是想做什么事情,也无可奈何。

所以。

和他倒也是扯不上什么太大的关系,唯一有些失望的就是,白起获得的将领,应该是落不到他的头上了。

这的确是有些让人感觉到伤心了。

其余人倒也没有多说啥。

刺头这个东西,他们都见的多了,但是这么厉害又刺头的,那还真的少见。

他们也不知道后面会如何发展,但和他们又有个啥关系呢?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嘛。

再说了,与其继续思考他们之间的问题,不如接下来想想。

刘邦会是什么一个表情。

都到了最后一名了。

所以最后的结果也是那么的明显。

这才是一场大戏啊。

很多将领都不是很容易就造反的,但韩信不一样,他可是有封地,有属下的。

造起反来,那可是轻而易举的。

朱棣忍不住笑了起来。

“看来刘邦今晚,要失眠了哦。”

朱瞻基在一旁也笑了起来。

“就是不知道故事后面的走向会是如何,仙人给的将领从来都是大方无比的,那人本身就无比强大,要是双方翻脸,那才是真的好看。”

朱棣也笑了起来。

“楚河汉界都走了一遭,要是在走一遭,那可就真的有趣了。

不过到了那个时候,就不知道谁是楚霸王,谁是刘邦了。”

“爷爷,您说,那人有可能胜利吗?”

“胜利?这个倒是有些难,坦白说在我看来,虽然那人不弱,但其余人真的也不是什么简单人物,但却又不排除仙人会赏赐什么一锤定音的物件。

这么一思考,就反而是不太好判断了,不过我内心当中,还是希望于他们和解吧。”

“其实我不太喜欢刘邦。”朱瞻基摸了摸鼻子如此开口。

“很奇怪,或许是受了那些通俗演义的影响了,就算是知道历史当中的项王并非是如同刻画当中的那么完美,但我对于刘邦,也实在是提不起好感。

千秋月,莫道是佳人离别,适逢枯枝落旧城,却待新兰满长街,战场上还未至瑞雪,听故事,这楚霸王乌江里又诀别了一场皓月。”

朱棣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你还年轻,当然会有自己的喜恶,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这不是一件好事,要刨除自己的感情因素在其中,你知道吗?”

“这个道理,倒也是明白的。”朱瞻基笑了笑。

“哈哈哈哈,你这个臭小子。”朱棣拍了一下朱瞻基的脑袋。

对于秦戟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太多可以陈述的地方。

毕竟这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

而且和其余人不同,其余人的排名,秦戟都是经过了很多次的斟酌,最后才将名次给排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