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大运河与科举,笑话(2 / 2)

度,和想象当中的科举,大相径庭。

可以说,除了有一个科举制度的名字在不断的沿用之外,实际上这个东西和真正的科举,没有丝毫的关系。

隋文帝开创的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或者说几乎是和汉朝的察举制度,是一模一样的。

这里面有一个很搞笑的事情在于,既然科举制度的核心是在考试。

那么必然有人落选,有人中榜。

但在当时隋文帝和隋炀帝的时代,虽然有了分科考试的观念。

但没有罢黜这个概念,而且,这个科举的考试并非是所有人都能够参加。

你需要的是别人的推荐。

是的,首先进入科举考试的资格,就是其他的大儒,或者当地德高望重的人推荐。

而且考完之后,你就可以当官了,不存在没有考上的东西。

是不是和汉代的察举制差不多?

嗯,甚至可以说是一模一样的。

我们现在说的科举制度一定是满足三个条件的。

第一,是不需要被人举荐,只需要自己赶考便可。

第二,是一定存在一个罢黜的关系,也就是中榜,活着落榜。

第三,则是这个东西,一定是定时召开,而且是一个无比盛大的规模。

但可惜的是,真正的扩大规模,要等到唐太宗的时候,而等到寒门取士,更是要等到武则天的时候。

他隋炀帝杨广所做的,不是推动了发展。

而是开了倒车,因为至少在之前,还有投牒自进这一个说法,但在隋炀帝的这一朝,却不被允许了。

所以,科举制度也和隋炀帝,几乎没有太大的关系。

随后呢?还有什么呢?当然还有更多的东西,类似于关陇集团。

类似于开疆拓土?以及类似于人口的巅峰数值,然而这些,都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