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等于没有。”
拉尔夫.曼说话很直接,但也很中肯。
可苏神的反应,只是淡定点头,然后和往常很多次一样,面对大难题,轻而易举,就说出了解题方式——
“8字三维摆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身体的呼吸节奏和血液循环,帮助身体在运动初期更有效地摄取和运输氧气。”
“虽然在短跑的最初阶段主要是无氧供能,但适当的氧气供应可以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提供更好的环境,有助于维持atp-cp系统的正常功能,减少因缺氧等因素导致的糖酵解系统过早激活。”
“可以激发有氧代偿机制。”
“摆臂动作与苏之呼吸节律形成1:1.5耦合比超过常规1:1,超过之前1.25,同时潮气量增加15%。在摄氧量峰值达4.8l/,超过常规4.1l/后,提升有氧代谢占比。”
“再配合三维摆臂产生的肌肉泵效应使乳酸转运速率提升至0.18ol/l/s(常规0.12ol/l/s)。”
“我做了个简单的导图,你们可以看看。”
说完就是一幅思维导图,落在了电脑画面上。
上面写到——
三维摆臂轨迹
↓
精准神经控制→优化运动单位募集
↓
弹性势能储存→降低atp消耗
↓
有氧代谢增强→减少糖酵解负荷
↓
肌泵效应提升→加速乳酸清除
↓
乳酸累积速率下降33%。
……
“你们觉得如何?”
苏神问道。
“如何?”
兰迪两人对视一眼。
你都说这么清楚了。
还能如何。
就这样干呗。
反正你说出来的东西。
哪次没有实现的。
只要你能说出个一二三四五来。
能说服我们,有足够的证据和原理。
我们当然是……
无条件支持。
毕竟。
还有什么比在运动领域不断尝鲜。
不断尝试新东西。
不断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更让他们大半辈子都扎在这一行的人。
心情激动。
热血沸腾。
……
“苏神进入途中跑了。”
“速度很快,动作很有力,好像比之前更有力……”
现场解说员以他的眼光也只能看到这里。
但这就够了。
三十米。
苏神动作幅度比之前更大更有力。
这是肉眼就能看出来的。
只要你经常关注他的比赛。
必然能发现这个区别。
可还有看不到的东西。
起码是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
比如。
四十米后。
苏神采取冠状面扭矩补偿使核心肌群!
腹横肌,竖脊肌激活度降低,最多可以达到理论值32%!
同时还要减少12%的额外代谢消耗!
这都是8字型能量环摆臂技术。
带来的新效果。
接着。
就是前面的爆发。
极速来临。
这么大的动作幅度。
带来的效果肯定有,但是这是100米比赛又不是五六十米,你还要考虑后面。
如果你把前面的能量消耗殆尽。
那等于和以前那种一步抬头全力死顶的模式没区别。
只是另外一种走法而已。
所以。
还是要看整个的维持能不能维持得住。
极速区。
来!
让我看看你的表现。
可不要让我失望啊。
上一辈子等他开始接触这种技术理念的时候,都已经到了退役的时候。
而且这还只是一个技术理念,想实装那都得10来年后了。
苏神很是遗憾。
可能没有运动员不遗憾自己没有赶上新体系和新技术。
即便是以前的运动员,可能也想过,如果自己的巅峰期是在这个时代用上这些技术能跑多快呢?
没有人不会有这个想法。
苏神也是。
现在他终于有机会了。
终于有机会自己亲自试试了。
这感觉。
就和自己最开始出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理念一样的心潮澎湃。
刺激人心。
感觉每天都有目标和动力。
嘭!
六秒超三爆发!
8字轨迹使摆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