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2章 04!第一个Pb出现了!(3 / 5)

七步上栏的启动领先,让他在前六栏节省了15%的体力。

此时的蹬地力度仍能维持在初始状态的88%。

步频稳定在3.7步/秒。

没有丝毫衰减。

他的过栏技术在此刻升级为“节能模式”。起跨腿的膝关节屈伸幅度从140°降至138°,减少了股四头肌的发力消耗。

摆动腿过栏时,脚尖微微内扣,进一步降低空气阻力,过栏时间虽略有增加,却节省了5%的体力。

这种“节能不减速”的平衡,是他在高海拔训练中总结的经验。

通过微调动作幅度,在耐力与速度间找到最优解。

赢不赢这场比赛开始之前就没有悬念。

就像是刘祥之前说的那样。

在亚洲比赛,只要他不失误。

那他就是冠军。

那现在这个说法换到了谢文君身上。

起码在国内,在亚洲。

这个说法都能说得通。

刘祥在洲际赛场的降维打击能力。

他基本都继承了下来。

毕竟在原本的时间线上,他就是亚洲的第一。

这个时间线上08年就来了二沙岛。

训练都过了这么些年头。

拿不出手才奇怪。

而且作为一个90后。

能在帝都世锦赛上拿出自己的最佳表现。

是一个运动员的基本渴望。

在国内没有任何一个运动员。

不想在鸟巢的大赛里面。

崭露头角。

留下传奇。

留不下传奇,留下个数据和背影也行。

所以。

能不能赢对于谢文君来说还真不是那么的关注,因为他反正输不了。

就国内这一些人,根本不入他的法眼。

他来这里的目的只有一个。

接住八改七,借青唐城海拔和风速。

突破自己的极限屏障。

冲击更高点。

为帝都世锦赛做好准备。

砰砰砰。

第八栏落地后。

谢文君的目光已锁定终点线。

他的躯干前倾角度提升至30°,借助顺风的助力,步长再次突破2.7米,栏间节奏从“稳为主”转向“快为要”。

此时张红林的耐力问题开始凸显,过第八栏时,蹬地力度衰减至初始状态的75%,步频降至3.5步/秒。

过栏时间增至0.15秒。

与谢文君的差距扩大至9个身位。

范姜虽在努力加速,却因前期核心消耗过大,第九栏过栏时出现轻微失衡,落地后不得不调整半步。

其实他的状态还不错,如果后面的速度能够正常起来,这一枪甚至可能跑到第二,可是……

不稳定,就是传统系列的运动员们经常出现的问题。

考虑到这一点。

范姜在这里表现不好。

突然出现了变故。

好像也是情理之中。

第九栏是谢文君的“冲刺预热”。

他的摆臂幅度从30厘米增加至35厘米,借助摆臂的惯性提升步频,同时核心肌群全力收缩,将所有剩余体力集中于蹬地发力。

稀薄的空气里,他的呼吸频率从“两步一吸”切换为“三步两吸”。

高频浅呼吸让肺部气体交换效率最大化,确保快肌纤维在冲刺前获得充足氧气。

第十栏过栏。

青唐城的观众已站起身欢呼。谢文君的过栏动作如“行云流水”,起跨、腾空、落地一气呵成,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这在高海拔的第十栏极为罕见,足以证明他的技术稳定性与耐力储备。

落地瞬间,他的蹬地力度爆发至90%,步长达到2.8米。

像一道栏间闪电,朝着终点线疾驰而去。

因为领先的太多,在背影上。

甚至和某一个人。

略微有一些重合。

这个时候其余人已经完全被他拉开。

刘祥也很期待的看着。

他知道自己这个小师弟,这一枪的目标是什么?

那就去。

做到吧。

距离终点线10米时,谢文君的摆臂幅度达到最大值,肩部肌肉全力收缩,带动身体向前俯冲。

1.3米/秒的顺风此刻成了他的“最后助力”,气流从他的身后推送,让他的冲刺速度再提0.1米/秒。

他的目光死死盯着终点线的白色。

核心肌群紧绷。

确保身体前倾的稳定性。

避免冲线时的失衡。

此时他的技术体系已进入“冲刺专属模式”,每一块肌肉的收缩、每一次呼吸的节奏、每一个关节的发力,都精准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