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0章 不会吧?刚组的队伍初体验就要冲牌???(2 / 10)

她的步频在启动阶段就展现出极高的水准,每一步都精准地落在弯道的切线位置上,通过调整身体重心,让离心力得到有效控制,确保在高速奔跑中保持身体的稳定。

在弯道加速过程中,她的摆臂幅度逐渐加大,左臂摆幅略小于右臂,这种不对称的摆臂方式是为了更好地配合弯道奔跑时身体的倾斜姿态,将腿部的蹬地力量更高效地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节奏精准,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在蹬地时强力收缩,推动身体向前,而在腾空阶段,腘绳肌则迅速牵拉腿部回收,为下一次蹬地做好准备,整个过程衔接流畅,没有丝毫多余的动作。

可惜。

她这个所谓的动作,虽然技术上还过得去,但是自身的硬实力太差,天赋也不足……

再快也就这么快了。

德国队在整体实力不占优的情况下,她们其实能够指望的就只有交接的时候能够缩小差距。

其余的时候想要纯跑都去缩小差距几乎是……不太可能。

原因也很简单。

整体的单方面作战能力不够。

这又不是欧洲的内战。

在全世界的舞台上,她们这种天赋只能说是——

相貌平平。

好在启动反应还不错,达到了0.148。

总算是能够找回一些场面。

第二道的俄国队第一棒奥尔加·贝尔金娜,启动反应……就逊色了不少。

她的启动反应它只有0.187。

而且她的百米水平青年恐怕是比上面的德国队第一棒……

更慢。

去年还有11秒26。

今年主场作战更是跌到了只有11秒50。

就这水平。

再加上龟速的起跑反应。

光是启动就落后了一个档次。

她的起跑技术特点是重心压得较低,起跑后的前几步步长相对较短,但步频极快,通过快速的步频积累速度。

在进入弯道后,她的身体倾斜角度比亚斯明·夸德沃更大一些,这是她个人长期训练形成的技术习惯,旨在通过更大的倾斜来获得更强的向心力。

以适应自己的奔跑节奏。

可惜。

启动反应这么慢的情况下,有些着急,中间赶路的速度也开始偏快。

这样反倒是打乱了自己的节奏。

这让她在弯道的对抗中,时刻感受着来自内侧跑道的压力。

虽然也有通过微调步频和身体姿态,保持着自己的奔跑轨迹,避免因外界干扰而偏离最佳路线等等举措。

可惜启动的落后以及自己着急的节奏影响……

启动就能看出明显的不给力。

看起来像拿好成绩不容易了。

主场不能拿好成绩,多少是种遗憾。

毕竟对于运动员自己来说,这一辈子能够在主场跑一次大赛,可能就这么一回。

运动员的职业寿命本身就不长。

很多运动员职业生涯从开始到结束都没有撞上过一回。

所以。

不能在主场取得好成绩,多少有些遗憾。

可惜别人不会和她讲情面。

也不会因为是主场作战,就有什么手下留情。

比如小鹰国队这边,她们是抱着想要拿牌的想法在跑,既然是想要打牌,那么除了美国队和牙买加队……

其余所有队伍都要击败。

第三道的小鹰国队第一棒迪娜·阿舍-史密斯,启动阶段的爆发力堪称惊艳,启动反应也还不错,0.151。

她的起跑蹬地角度非常科学,脚掌与地面形成的夹角恰到好处,能够最大限度地将腿部力量转化为水平方向的推动力。

在启动后的加速过程中,她的肌肉调动极为高效,不仅是腿部的大肌群在发挥作用,臀部肌肉和核心肌群也协同发力,共同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前进的动力。

进入弯道后,身体控制能力尤为突出。

即使在高速奔跑中,身体的倾斜角度也能保持稳定,不会因为速度的变化而出现晃动。

看出她的基本功不错。

当然如果这是她的巅峰期,那她杀这几位第一棒简直是宛如平推土鸡瓦狗。

毕竟她未来可是多年都是11秒以内的成绩。即便是2025年的时候都是11秒以内,可以说是小鹰国历史上最强的短跑选手之一。

甚至还会到2018年的时候打破小鹰国100米的国家纪录。

只是可惜啊。

她是1995年的人。

是个95后。

这个年纪现在才十七八岁。

你也不要指望她能跑出什么特别惊艳的成绩来。

事实上多给一年情况都不一样,明年她就能够进化到11秒14。

但是今年也不差吧,起码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