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我们的技术:传递距离l=100μ,损耗率=1-(0.95)^(100/1)=≈99.5%。
这显然错误,应为指数衰减模型。
损耗率=1-e^(-l/λ),λ为特征距离,假设λ=20μ,则损耗率=1-e^(-5)=0.993,即99.3%,依然不合理。
说明模型需修正为线性损耗,每10μ损耗5%,则100μ损耗50%。
那么新的接力模型为:
传递距离l=88μ,损耗率=44%,能量利用率从50%提升至56%。
对应atp有效供给量增加12%。
“原来可以这样,那……矢量耦合的数学建模与临界条件推导呢?”
这个时候其实周兵他们正好过来找苏神,因为余位力要和苏神商量下去莫斯科的一些事情。
走进来一听。
全都麻了。
“这……煎饼哥,这是在说什么啊?”
“我怎么感觉自己一个都听不懂啊。”
周兵和谢正业身后还带着几个年轻的小运动员。
他们更加被这个场面震撼。
废话。
别说你们听不懂,我们也听不懂啊。
但是这种话当然不能说。
毕竟要在后辈面前树立自己的前辈形象。
“嗯,这是以后你们才会接触的东西,现在这个东西接触对你们来说太早了,不要去想。”
呵。
煎饼哥可以啊。
谢正业都罕见的投来了,佩服的目光。
因为他面对这个问题。
也是不知道怎么回答。
实在是听了都觉得脑袋大。
多少脑细胞都不够用的感觉。
而这个时候苏神和拉尔夫.曼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有人进来,两个人已经全部投入到了科研的讨论中。
“建立第七步蹬伸阶段的动力学方程,联立垂直力与水平力的耦合关系。”
“这是质心方程运动式。”
“这是这一段的能量守恒方程式,其中能量损耗eloss包括肌肉内部摩擦η1=15%、肌腱粘弹性损耗η2=11%、空气阻力做功η3=8%,总损耗率η=η1+η2+η3=34%。”
“可以,的确都可以啊。”
拉尔夫.曼已经整个人都上头了。
到了他这个年纪。
什么物质?什么美女?
根本都不能让他上头。
只有他毕生追求的东西。
那才是真正的真爱。
相信上了年纪的男同胞。
对这一点都会深表赞同。
深表理解。
“那么……”
“那么临界突破的条件呢。”
这。
拉尔夫.曼也略微有些紧张。
因为这就像是最后的临门一脚。
如果前面这么多部位都已经到位,都已经验证成功,却在最后一脚被拦下来。即便是已经在支持区,也不免让人感觉到遗憾。
可苏神却只是微微一笑。
然后流利的说出来了拉尔夫.曼想要听到的东西。
实际fd=0.5xpxvxaxcd。
取p=1.225kg/,a=0.3,cd=1.0,v=10/s时。
fd=0.5x1.225x100x0.3x1=18.375n。
与肌肉水平分力1845n相比可忽略。
那么……
从这里可以得知。
“可以得知什么啊,煎饼哥,你知道吗?”
小运动员们都已经望眼欲穿。
这里明明没有剑气。
却已经是感觉整个屋内剑气纵横。
我晕。
我哪里知道他们说的那些东西我都听得头大。
这已经超越了我的认知了。
“咳咳,认真听,认真听就知道了。”
拉尔夫.曼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
立刻开口,同时抬头看着苏神。
“不会吧,不是空气阻力???”
“这一步的突破关键竟然不是空气阻力???”
拉尔夫.曼一直以为研究的点这一部关键的转化点是在空气阻力上。
没想到。
苏神写出了些详细的过程以及推敲步骤。
彻底为他打开了新的大门。
“是的,拉尔夫,的确不是空气阻力。”
“按照我的推算来看。”
“第七步极限突破的瓶颈主要来自肌肉发力极限。”
“而不是空气阻力的问题。”
“而是在于跑步者本人。”
拉尔夫.曼顿时感觉柯南附体。
一道电光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