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朝事越来越坏,越做越错。
各个官员却是昏晨醉宴,弛废王事;盛拣姬妾,以娱声色;假借养病,规避营私;因循苟且,“善宦”成风;趋名趋利、虚文矫饰……等等。”
大明非他一人能治,朝堂之病之习气浊气,也非一日一事所能涤荡而尽。想到这里他是头疼不已,没有办法。
只能不断换人做试试看,为了打破朋党,他重用敢于揭发他人的官员,不断征求民间遗贤、义士、能人,则鲜有寥寥也是不堪用。
他还不会因周大虎打入流贼内部,小心谨慎之举,而责怪周大虎旁观不事。
但他从这封密疏中,则是看出了周大虎的忧虑和请罪,看到这里,他长叹一声,这种担忧完全不必要,自己也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昏君。
他将户科都给事中林正亨的上疏放下,再次翻阅起周大虎的密疏,已然了解到颍州失陷的真相。这是因节气拜访,而耽误抵御流贼的准备,最后成为了身死城破的悲剧。
节气拜访也是人之常情,何况人已经为国战死了,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而是要褒奖激励人心的时候。
至于张鹤鸣的表现十分忠义,他是认为理所应当,在朝为官几十年,有这个觉悟正常。
他将周大虎的密疏,递给身后的随堂太监王承恩道,“存档密封,没有我的批准,任何人不得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