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一:心急吃不了热豆腐(1 / 3)

重生2000年代 朝南慕北 4619 字 2021-11-07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句用来强调国家文臣武将等高官选拔的总结,是几千年前战国的思想家韩非所著。

这句话的本意以及所用的层级,是形容一个国家的人才选拔制度的。

但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一个公司呢?

所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一家公司在人才方面的选拔,毕竟这句话的本意用老百姓的大白话讲出来就是:有本事的领导,大多数是从基层干起来的。

英顺药业的人数规模从最初的百人,发展到现在的2000人,这样一个巨大的跨越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所以如果你仔细的算起来,英顺药业每一天就有接近5名新员工加入,如果再加上正常的辞职员工,那么每一天英顺药业新增加的员工很可能会突破双数。

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英顺药业的人员要怎么招聘、怎么晋升,就是一个大的问题了。

4月16日,丁一诚就英顺药业的人员招聘、人员晋升等问题和蒋安雄进行了详细的沟通。

而这次沟通,可不是简单的沟通,其背后真正的意义,更像是丁一诚在向蒋安雄发出友好的伸手。

随着丁一诚对英顺药业以及英顺医疗器械及各个分公司的审计结束,英顺药业的改革已经在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了。

根据丁一诚的计划,改革最先开始的两个部门是财务部和人事部。

但财务部的改革丁一诚已经感觉到了压力,毕竟他已经把财务部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安德做了详细的汇报。

可解安德对此却未给出回应,只是说等他出差回来后再进行商讨。

既然财务部无法尽快下手,那么丁一诚就只能从另一个重要的人事部门,来找突破口了。

要知道丁一诚的审计可不是白审的,他不仅发现了英顺药业存在的问题,他也摸清了解安德和蒋安雄以及英顺药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丁一诚知道英顺药业虽然解安德不出面,虽然看上去是蒋安雄在主持工作。

但解安德因为牢牢控制了财务和人事两个部门,所以解安德对英顺药业的掌控是十分全面的。

而这种感觉在丁一诚和解安德汇报完英顺药业财务部的问题后,丁一诚就感觉到了,他感觉到了解安德对于英顺药业财务部负责人能益的袒护。

正是因为感觉到了这种袒护,所以丁一诚有了压力,他必须得找一个帮手了,要不然这场改革不会轻易的进行下去。

因为现在的情况是提出这场改革的解安德,已经成为了这场改革开始的阻力和不确定因素。

如果,如果丁一诚在开始还未加入到英顺药业的时候,解安德就表现出这样的态度,那么丁一诚一定不会加入英顺药业、不会追随解安德。

但现在他已经加入到了英顺药业,且经过他的全面的审计之后,他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首先经过审计之后,丁一诚非常的明白,现在的英顺药业以及英顺医疗器械,之所以能在制度漏洞百出、市场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取得如此不俗的成绩,完全是因为其领导者解安德超强的个人能力所创造的。

其次丁一诚也非常理解解安德抗拒的原因,毕竟在这之前的英顺药业,完全是解安德的一言堂,是解安德指那打哪的公司。

第三,丁一诚非常的看好未来的英顺药业以及未来的解安德。

正是因为以上三点,所以丁一诚愿意想尽一切办法,去将这场改革完整的进行下去,他愿意和解安德把英顺这个品牌做到人尽皆知。

其实也许有人会说,改革不是应该先易后难嘛?

怎么你丁一诚一出手就动了解安德最忌讳也是最重要的两个点呢?这难道不是对解安德的左膀右臂下手嘛?

没错,按照正常的顺序就是这样的。

但眼下英顺药业以及英顺医疗器械是彻底的大改革,是两家独立的公司整合为一家公司的彻底大改革。

而且更重要的是,解安德最倚重的左膀右臂,现在已经是严重的出现了问题。

总之就是丁一诚的改革最好的开始,就是从这两个部门开始。

所以,丁一诚需要蒋安雄在他的改革道路上,能够给予他一些帮助。

目前英顺药业的招聘制度很简单,甚至能说是毫无规则和制度可言。

由于目前正是英顺药业快速的发展期,目前英顺药业的各个部门只要有招聘人员的需求,那么各个部门自己就发布招聘公告并进行招聘,然后在人员入职后通知人事部。

甚至从招聘公告的发布到面试,再到最后的员工入职,英顺药业的人事部,都未曾见过该应聘人员。

当然,这名应聘者最后能否进入英顺药业,是需要解安德亲自签署的命令才能最后决定的。

也就是说,解安德把英顺药业人事部的工作给代替了。

但问题是解安德的这个代替还不是全部的代替,只是代替了最后的这一个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