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我认为向总野心十足(1 / 2)

三天过后。

是夜。

远在宁龙市的徐连才团队刚吃完饭,此刻正在酒店的前台沙发区就坐。

“大家报一下收获。”

徐连才拿出笔和本子记录。

“养殖户集中在3个村,有十三个养殖基地。每个基地产出量年30吨。”

“我大致打听,宁龙市一年就要吃掉100多吨,几乎拿走了40的产量。”

“余下60主要销往外省,但上下浮动很大,有的养殖户供大于求,甚至养殖小龙虾的池子十个都只开七个。”

划重点

产量足,供大于求

“关于小龙虾的信息源很少,属于很多人未知的消费领域。”

“夜宵市场主要是千篇一律的烧烤、麻辣烫。很多年都没有爆款。”

“经过我们在宁龙市这两晚考察的夜宵市场,这里的每一家店几乎都有,而且已经形成这样的饮食文化。”

“我猜测,向总是想把这样的模式,照搬到商业街。”

徐连才听着汇报,竖起手指打断大家说话。

“首先我们搞清楚一件事,向总的意图很明显,他的最终目标是做养殖。”

“那么我们设想,我们开的小龙虾店做出爆款引其他店模仿卖小龙虾给这些店。”

“其中,小龙虾店我们做出来了。爆款,引其他店模范,这种市场方向性的有向总信心支撑。”

“那么,我们来考察的是,卖小龙虾给这些店这一环节。”

徐连才一番话拔云见雾。

王晓莉点头“向总将的第一个任务是怎样跟养殖场建立供需关系,或许就是这个意思。”

“没错”徐连才放下笔记本“我大胆的想了想。”

“向总是想我们做二道贩子,前期先从养殖场拿货卖给别人,后期再用我们自己的养殖场供货。”

王晓莉不解“我们的养殖场”

徐连才沉声道“第二个任务去桃江市考察是否适合养殖。我觉得,向总的意图很明显。”

众人更加豁然开朗。

王晓莉带头鼓掌,惊叹“厉害,厉害”

“被徐哥这个一点,我脑子就好像开窍了”

徐连才俨然核心模样“明天的任务,大家开始着手跟养殖场谈判要价格。”

“小龙虾出产集中日是710月。现在是4月,刚好能跟向总预期的时间吻合。”

妙啊

实在是妙啊

时间点刚好能对上,向南的安排与徐连才的逻辑完美贴合。

“嘿嘿,我们要不要打个赌”徐连才鬼精似得冲着众人笑。

“嗯”众人来了兴致,十分专注。

“桃江,一定适合养殖,而且,可能会比宁龙市更加适合养殖”

徐连才的话让大家纷纷惊讶万分。

那向总叫他们公费来出差考察意义何在

钱多吗

“我猜测,向总那里早就有答案。所以,这次考察,是对我们的考察,而绝非对市场的考察”

徐连才对向南的安排盖棺定论。

“怎么证明”王晓莉歪着脑袋。

“我有一个同学,是农业大学的。下午我已经和他通过电话,明天他就过来。”

“届时将对宁龙市的土壤水质和桃江市的土壤水质取样做分析对比,再研究小龙虾的适宜生存环境。”

“这样就可以得到结论,完成向总所说的第二个任务。”

徐连才不愧是个人才。

他已经把向南的意图说的很清楚。

向南也的确是这个意图。

有了徐连才在这个团队做引导作用,大家的工作也就更加顺利展开。

回到酒店房间以后。

徐连才的眉头又不禁皱起。

他站在窗前,觉得一切都太顺利。

向南应聘会上的关键词,加上两个任务,实际上向南给的是一道连线题。

把各个步骤都连在一起,梳理出正确的逻辑,这并不难。

虽然这也让徐连才耗费几天才想明白。

但至少并不是无解。

忐忑不安的徐连才,给乔伊拨打了一个电话。

身为向总的助理,乔伊肯定更能猜到向南的意图,看看她的意见怎样。

电话接通。

徐连才先是抱着歉意“乔总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扰您休息。”

“没事,请讲。”

于是徐连才把刚才的话全部都复述一遍。

其中还添加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那头的乔伊,一方面惊诧徐连才的逻辑能力,一方面也对徐连才深深的报以佩服。

特别是桃江市一定适合养殖这一点。

让乔伊犹如击中灵魂一般。

因为乔伊昨天在办公室模拟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