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霸主初成(1 / 2)

7月31日。

随着大牛倒下,电动车行业已经被雷神系彻底掌控。

2016年初,全国还有四百多家活跃的电动车企业。

然而到了七月份,这个数字飞流直下三千尺。

根据专业网站统计,目前国内依旧活跃的电动车企业不足八十家,而且数字将进一步缩小。

估计最后只剩下亚迪系亚迪、新雷、兴日、绿能源,爱马系爱马、立马、比德文、小刀,太零系太零、兴大洲、凯骑、吉松,以及一木成林的雷神。

当然还有一些可能会半死不活的电动车继续存在,比如羊城五羊电动车之类,这些有母公司存在的一时间是难以倒闭的。

雷神系仅仅在2016年17月份,就销售了1052万辆电动车。

而全国2016年17月份,一共销售量电动车1170万辆。

再减去大牛的60多万辆。

也就是说今年17月份,除了雷神系和大牛,全国其他电动车企业就卖出去五十多万辆电动车。

三四百家企业卖五十多万辆电动车,平均起来,一家差不多卖1400多辆。

这个销售额还不够人工费和生产线折旧。

当然不排除,一些企业可能连一辆都没有卖出去,有些可能卖上万辆。

但就算是卖了上万辆,除了走高端路线,这个销售量是必凉无疑的。

除非有大金主或者母公司可以依靠,否则生产线折旧加上人工费这些杂七杂八的,就可以将一个企业拖垮。

也就是说从七月份开始,属于雷神系的时代来临了。

在雷神系销售出去的1052万辆电动车之中,将没有使用雷神电池的剔除,还有876万辆是使用雷神电池的。

其中亚迪系的销售量最多,达到了416万辆,给雷神电池公司贡献了11456亿华元的利润。

另外因为银河科技中心持有亚迪百分之三十股份,又给银河科技中心带来123亿华元的收入。

爱马系销售量排行第二名,销售量达到203万辆,给雷神电池公司贡献了5348亿华元的利润。

至于爱马被猎户座金融投资公司持股的部分,并不会被计算在黄豪杰明面上的资产之中。

太零系销售量排行第三名,销售量是137万辆,给雷神电池公司贡献了8661亿华元的利润。

为什么太零系的销售量比爱马系低那么多,给雷神电池公司带来的利润,却比爱马还高三亿多

这主要是雷神电池公司给他们电池批发价是不一样的,亚迪系和爱马系是50华元每公斤,而太零系是80华元每公斤。

相当于卖给亚迪系和爱马系,雷神电池公司一公斤就赚23华元。卖给太零系,雷神电池公司一公斤就赚53华元。

为了实现财务的管理方便,雷神电动车公司使用雷神电池,依旧是要给雷神电池公司每公斤23华元。

毕竟亲兄弟明算账,免得日后财务管理混乱,这样做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雷神电动车截止7月31日,一共销售了124万辆,给雷神电池公司贡献了3127亿华元的利润。

所以最大的赢家绝对是雷神电池公司,一共从电动车行业获得28592亿华元的利润。

加上花为购买了2100吨电芯,一吨电芯利润126万华元,一共获得2646亿华元的利润。

截止7月31日,雷神电池公司总利润是31238亿华元;雷神电动车公司的总利润是13719亿华元。

因此银河科技中心获得的利润是雷神电池公司的27亿华元、雷神电动车公司的11亿华元、亚迪公司的123亿华元,一共是503亿华元。

当然收入庞大,支出同样是不遑多让。

雷神电池公司支出47亿华元,主要是生产线的建造、人工费,以及厂房改造装修费。

雷神电动车公司支出26亿华元,同样是生产线、人工费,以及厂房改造装修费。

澎湃电机公司支出28亿华元,主要是科研经费、厂房建设装修费、生产线建造、相关设备采购费用。

还有一个大头,那就是刚刚成立的雷神综合服务公司,这个公司主要是负责雷神电动车直营店和充电站的。

他们单单在搭建充电站方面,就撒出去了84亿华元,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一共支出了97亿华元。

最后是企业所得税825亿华元。

也就是说,截止7月31日,银河系的公司,一共支出28亿华元。

剩下的利润之中,黄豪杰也没有让他们全部上缴银河科技中心的账户,仅仅只有3亿华元的利润,上缴银河科技中心的账户之中。

因为这3亿华元,还要扣除35的个人所得税,也就是105亿华元的个人所得税。

剩下的195亿华元,就是黄豪杰个人收入了,这些都是可以拿出来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