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还钱,去德国(2 / 3)

的没有经营管理一家制造业企业的经验。

“嗯,这是一个问题。回头我考虑一下,看能不能给你调一员大将过来。”

汇嘉系内部人才的调剂,倒没那么麻烦。但也不能胡乱点将,这件事胡杨还需要仔细的斟酌。

“好吧,那我马上开始第二论筛选。”

夏冰没有多说什么,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最好的办法就是几条线路同时进行。

等夏冰走了以后,胡杨处理了几份文件,就去健身房锻炼了一会儿。

再次回到办公室,他给许有年、张潇、戴向军和李琦等人,都打了电话。

他考虑的结果,就是把李琦从微电子设备抽调出来,让他担任图威精密机械的董事长,以及未来合资公司的代表人。

微电子设备的执行总裁,由公司的一名副总升任。这人是微电子设备的元老,之前曾经长期担任张潇的副手,各方面的能力都不错。

张潇不再担任微电子设备的董事长,胡杨给他安排的职位依然是博隆光学的执行总裁,不过又给他加了一个董事的头衔。

博隆光学的董事长,许有年,兼任了微电子设备的董事长。

这一番微调,几乎没遇到什么阻力。

一周后,李琦从魔都飞到了深海,面见胡杨。

“李总,既然你也愿意,希望你能很快适应国外的生活。咱们收购回来的企业,当然要让它表现出足够的价值,这一点你要明白。

等以后图威精密机械,在国内组建了合资公司,你可以把业务逐渐向国内转移。但有一条啊,图威那边不能垮,一定要做出点成绩来让大家看看。”

这一段时间的新闻,总会时不时的冒出来国内企业家,在欧洲进行并购的事情。

比如,国内某国产汽车巨头,就成功并购了一家欧洲的老牌汽车制造企业。

有成功就有失败,华芯试图并购一家欧洲的芯片设计公司,但却受到了北美方面阻挠,最终也没有成功。

胡杨这边并购的三家企业,规模都不算太大,而且影响力也不大。这是他能够成功收购的关键,要是他也瞄着欧洲顶尖的公司,搞不好就和华芯成为了难兄难弟。

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为什么这么难就是因为受到的打压太多,受到的限制太多。

“胡总,请你放心。我之所以愿意去欧洲试试,就是想把咱们光刻机供应链的短板给补上。”

李琦回答的中规中矩,其实他的心里,未尝没有跳出微电子设备的想法。

汇嘉系成功控制了微电子设备,张潇再次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公司重新回到了那帮元老的手中。

李琦在微电子设备呆的时间并不算长,是尤主任把他调过来救火的。可如今,尤主任已经离职,魔都国资也撤出了股份,他的日子也不见得好过。

说不上是被谁架空了,但他说十句话也不见得有张潇说一句话管用。

这就是现实。

所以,当胡杨征求他的意见,问他愿不愿意去欧洲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李总,你的能力我很放心,你人品我更放心。到了那边好好干,相信要不了多久,你又可以重新杀回国内来了。另外,我给你在汇嘉国际投资挂了一个副总的名头,希望有一天,能够名至实归。”

胡杨鼓励了李琦几句,然后让他下楼去找夏冰。

对于微电子设备的情况,胡杨的心里是清楚的。但有些事,他同样也不能过于责怪张潇。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社会是江湖,企业也是江湖。

一天后,李琦带着两名新招聘的人员,飞赴德国。

图威精密机械的生产经营,一直都在正常的运转,并没有因为换了东家而发生混乱。

当李琦看到人家的气动轴承,以及对准系统的样机,差一点就泪流满面。曾经被人家卡的死死的零部件,现在就这么不设防的摆在了面前,这是怎样一种心情

“李董,这只是公司的一种产品。陈列室里还有更多的产品展示,请你移步过去看看。”

陪同李琦在公司巡视的德方人员,不太能理解新任董事长的心情。公司是个有着百年传承的企业,优秀的产品可不止这一样。

“你告诉他,下午再去陈列室。我现在就呆在这儿,哪都不去。”

李琦并不会德语,对方似乎不喜欢说英语,翻译的作用就体现了出来。不过,等开会的时候,李琦会使用英语发言,以便避免一些表达上的误会。

接下来,李琦很快就熟悉了图威精密机械的运作模式,以及这家企业的员工,那份刻在骨头里的骄傲。

“李董,德方人员又倔又古板,真的很难打交道。”

汇嘉国际投资派来的人员,刚开始很不习惯这种工作氛围,便来找李琦诉苦。

李琦其实也觉得手下没说错,但他还得从中调解。

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居委会的大妈,每天的日常,必定会有这一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