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笔架山粮路(2 / 3)

跃马大明 纸花船 5424 字 2019-06-08

长青这时也是明白,姚恭在这里是监军,负责监视诸务,某种程度上只是协调作用,不管具体事务,他明天一早也要回主战场。

不过这显然不是问题

只要姚恭能盯在这里,徐长青的意志便是能覆盖这里,加之再跟洪承畴好好聊一聊,这就足够了

吃完饭,或许是喝多了的缘故,也或许是真的钦佩、喜欢徐长青的年少风流,姚恭还不肯放过徐长青,拉着徐长青的手,醉醺醺的说着话,早就把文贵武贱的机制抛到了九霄云外。

事实上,国朝的确是文贵武贱,但也是得分人

你一个普通的大头兵,大字不认识一个,没钱没底子还没本事,能不贱吗

但徐长青显然不同

而且,辽地早有这种传统

君不见,前几年大太监高起潜在这边监军的时候,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吴爷吴大帅,早就拜了人家高监军做干儿子。

而现在辽地洪承畴当头,吴爷又早就跟洪承畴的心腹幕僚谢四新拜了把兄弟。

这种事情虽是极为隐秘,但又怎么可能有不透风的墙

而此时,姚恭显然是要在徐长青身上下注了

毕竟,现在就算是瞎子,也能知道,徐长青的前景,未来毕竟花团锦簇啊

如果能提前在徐长青身上下注,得到了徐长青的支持,那,未来他姚恭督师蓟辽,那真的不再是梦想了啊。

伸手不打笑脸人。

徐长青无奈,也只能陪着姚恭继续加深感情。

好不容易,哄孩子般把这厮哄睡着了,徐长青这才得以解脱。

海浪均匀的拍打着海岸,旋律很适合人入睡。

大帐中,徐长青却是没有丝毫的睡意。

今天的难关的确是过了,可明天呢后天呢

不把清军这十几万大军赶跑,这种状态就永远都不算完

而且,徐长青此时就算把裤子都脱了,也就能凑个二百六十七匹马,加上姚恭这边还有个三百来匹,明早,至多也就能运个三四百人到战场。

毕竟,还需要运送核心的开花弹、万人敌和炸药包、以及投石车。

不过,徐长青忽然一动。

这事情倒也不能这么考虑,明天,或许可以考虑跟曹变蛟、王朴,乃至是洪承畴,多借些马啊

只要能保住大盘,维持住大局,搞些鞑子首级,想来,张若麒和朝廷那边,就算是着急,也是能撑一撑的。

这种状态,大明压力大,满清压力未必不大

之前清军在这边人数虽是不少,但基本都是虚张声势,吓唬人的,也就小几万人,但此时,皇太极的亲临,应该是连满清的棺材本都带上了,这种开销,也足够皇太极喝一壶的了

想通了这个关键的环节,徐长青心情不由大畅,很快便是睡过去。

这种状态,他必须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休息时间,必须要让自己关键时候都能保持在最佳状态。

崇祯十四年,八月初一清晨一大早。

把筑营的事务交给最稳重的张龙,徐长青带着赵增金、二狗、张虎、赵启亮、王洪洋、张大弓等几十号核心军官,加之数百枚开花弹和二十几架投石车,与姚恭的人一起,准备前往主力战场

但战马群还没出大营,徐长青和姚恭的面色便是变了

只见,前方数里范围,密密麻麻的陈列着十几个鞑子游骑营地,皆是镶黄旗和正蓝旗的精锐

而在北面更远的地方,有着一个规模不弱的鞑子营地,至少有着几百人

俨然,他们是昨天寻着徐长青的船队追过来

“徐将军,这,这粮草重地,居然被鞑子发现了,这,这到底该如何是好”

姚恭瞬时冷汗都是止不住翻涌,忽然无比后悔

自己干嘛那么着急啊。

徐长青就算有些本事,可究竟还是太年轻了,老话怎么说的来着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啊

自己怎么能犯这样的错误

一旦这事情暴露,别说升官、督师蓟辽了,恐怕得被皇上砍头啊,这

徐长青这时却早已经冷静下来,嘴角边甚至挂起了弯弯笑意,“老哥别慌。这不是坏事,这是好事”

“额”

姚恭顿时无言,忙是看向徐长青,“老弟,怎么讲”

就算心里恨极了徐长青,可姚恭面上却不敢表露出分毫。

现在这种局面,还得指望着徐长青呢。

“监军大人,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不成,是,是徐爷把这帮鞑子引来的”

“完蛋了完蛋了啊。鞑子发现了咱们的粮路,恐怕会派大军来攻啊。”

“这可怎生是好哟”

“”

这时,听到了消息的各军主将也是急急赶了过来,噪杂一片。

其中不乏对徐长青的怨恨,几乎就是摆明了要推卸责任。

也让的姚恭的脸色更加难堪,身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