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打爆贵金属本位(2 / 3)

不是货币那么肤浅,真正的财富是庞大的生产能力,是藏在人们脑子里的智慧和学识,是如何组织动员的能力”

“这些归根到底,叫做领导力陛下不能执着于朝堂的平衡,而应该放眼天下,放眼各个群体阶层真正把利益分配好,做到了一碗水端平,自然天下人都会服从调度。遇到了灾难考验,才能真正如臂指使,挺过危机”

柳淳滔滔不断,向朱棣阐述自己的看法,他再也没有任何保留,道理很简单,柳淳觉得他能做到的,也就是这么多了。换句话说,他已经准备拍屁股走人,总要说点真心话,讲点有用的东西。

就像诸葛亮的出师表一样,没准若干年后,他的这番谏言还能变成教材必背的章节呢

柳淳讲的用心,朱棣也仔细听着,还时不时点头。

朱棣的心很平静,很坦然,甚至还有那么一丝欣慰他果真没有看错人,哪怕这么多年过去,柳淳依旧是赤子之心。

或许他比自己还要希望这个天下越来越好。

只不过朱棣有点想不通的是柳淳为什么一直有种置身事外的超然毕竟所谓的利益集团,不是冷冰冰的物件,其中很多人都跟柳淳有关系。

而且柳淳最有机会,成为三义会那样的庞然大物,不对是更可怕,更强悍,遮天蔽日,无以复加的那种

若是柳淳执掌三义会,只怕连皇didu无可奈何吧

朱棣意味深长看了看柳淳,“你跟我说句心里话,若是朕让你去美洲,你打算怎么办”

柳淳迟疑了。

“陛下,臣当然是尽职尽责,做好本分”

朱棣把眼睛一横,“你再这么说,朕就让你永远出不去哪怕朕死了,都拉着你陪葬”

朱老四杀气浮现,凶戾残忍,好像恶鬼附身,貌似真的不需要怀疑他的决心和意志

柳淳无奈,只好耸了耸肩。

“自然是为所欲为,想怎么折腾怎么折腾了对于臣来说,大明是我手上的艺术品,是一生唯一的作品。我希望把大明打造完美,永远昌盛繁荣,公平公义,这是臣的理想”

“那海外就代表现实了”朱棣沉着脸问道。

柳淳没有迟疑,“的确如此。”

朱棣深深吸了口气,用力颔首,“朕懂了,朕也不会糟蹋大明的,你方才所说,朕会留在祖训里的。”

似乎觉得这样还不够,朱棣又想起一件事,“朕早就让你修订永乐大典,现在修得如何了”

“理论上差不多了。”

一听这种不咸不淡的措辞,朱棣就十分恼火,“朕都推心置腹了,你怎么还皮里阳秋的,莫不是想气死朕”

柳淳苦笑道“陛下,这事情最大的麻烦就是针对家国天下的部分,该如何定义大明,又该如何权力分配,朝廷的使命职责当然,也包括皇帝的责任这些在过去的常识教育里面,提到了一些,但是还没有真正完善。”

“如果连这些基本的问题都没有回答清楚,只怕这部永乐大典会逊色不少啊”

朱棣听着,半晌,突然仰天大笑

“好真好柳淳,你今天说得都是真心话你总算跟朕摊牌了,我还以为你会留在肚子里,等着日后欺负朕的儿孙呢”

柳淳翻了翻白眼,实在是无语,在朱老四的眼里,他到底是个什么人啊不要把我想得那么坏好吗

虽然都是穿越者,但是很明显,俺的学习成绩要比王莽好一些,而且也没有他那么偏激当然了,更主要的是你朱老四也不是位面之子啊

朱棣是懒得搭理柳淳怎么想,他只要知道这些就已经够了。

他虽然淡定,却还做不到真正的无动于衷。

外面没有硝烟的战斗还在打着呢

朝廷的胜算究竟如何,朱棣迫切想要知道。

万一柳淳装大了,最后不还是要他来擦屁股,朕也不容易

朱棣暗暗感叹着

就在他们谈论的时候,外面已经风雨雷电,阴风怒吼,日月无光了。

几乎所有的衙门,都面临着抛售债券的压力。

而举债又是不少衙门生存的依靠,新债没有销路,旧债就还不上,连带着日常开销都出了问题。

各地衙门不得不提高利息,兜售新债,可这样一来,利息开支又会压垮财政说白了,就是饮鸩止渴。

可即便如此,大家伙也不敢不做,毕竟谁都要恰饭的

就在三义会铺天盖地的攻势之下,也有一些人进行了反抗。

苏州商会,徽州十八家商人,松江的海商,还有一小批盐商,他们拿出自己的财产,购买债券,并且宣布,不管是采购原料,还是出售商品,一律采用纸币,想从他们手里要到金银,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只不过这些商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很快,就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围剿这些可怜虫他们掐断了原料供应,叫嚣着,没有金银,就没有贸易

原本无限繁荣的江南,突然面临着全面停产的风险。各地衙门缺少了开支之后,也变得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