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声,以及衣袂裙摆摩挲的沙沙声。
众秀女走了好一会儿,领路的小黄门才停了步。范雪瑶迅速瞄了一眼四周,发觉这是一个空旷的大场地,足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数千名秀女站在这,俯瞰下来大概她们每个人就像地图上的一只蚂蚁一样。
不等众秀女多想,小黄门们便上前将秀女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龄大小排序,范雪瑶在秀女中算是比较小的,因此排在前面。她双目望着前面秀女的后脑勺,目不斜视张望,背脊挺直,犹如一朵风中矗立的莲花一样动人。
小黄门们逐一查勘秀女,不时传来一声“靠边站”、“靠边站”、“靠边站”的声音。随着这一声声“剔除”,被淘汰的秀女嘤嘤哭泣起来,惹的剩下待选的秀女们都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更加抬头挺胸,伸颈直背,将自己最美好的姿态表露出来。
很快小黄门就到了范雪瑶身旁,自上而下打量了一下她的身高和体型,点了点头便走向了下一位秀女。
这是初选过了。
范雪瑶知道没有意外的话,依她的身材是肯定能过的,不过这世上总免不了一些意外,因而心里还留了个“万一”。直到现在,确定自己过了初选,才松了口气。
初选很简单,只是将那些高了一点、矮了一点、胖了一点、或者瘦了一点的少女淘汰。而这初选,便淘汰掉了千名秀女。
一个时辰后,初选结束了,小黄门们领着初选过关的少女们出宫,于宫门处登记之后返回,等待第二日的复选。
被淘汰掉的秀女抽泣着上了各自的小轿马车,一路掉着眼泪回去了。她们之中不乏千里迢迢来长安受选的,才进了宫门不足半日,连内门都没进就被淘汰了。返回原地不说,还被打上了一个“不合格”的标签。
复选在第二天,范雪瑶回了家,众姊妹早等着了。见她进了屋,连忙拥簇上来,有的询问受选结果如何,有的叽叽喳喳问宫中是不是很辉煌,是不是地砖都是金子做的,云云。
这是防盗,补订就能看正文了。比例70,时间48小时。
一眼放去,看到了芍药圃,又见牡丹亭,蔷薇篱,芭蕉坞,数百枝桃枝杏花如喷火绯霞一般。那一带清流汇聚而下,上面藤萝倒垂,旁边蔓草过肩,水上落花浮荡。
众人皆眉开眼笑,抚掌赞道:“真是好景!”
连忙走上牡丹亭,环顾四周,水上藤萝摇曳,影影绰绰地显露出水中飘飘荡荡的落花,泉池两行垂柳轻摇,其水愈加显得清溜透彻,曲折萦纡。幽深静谧。
懂行的只两眼放光,细数这其中的奇花异草,惊呼连连,愈发惊喜。不懂行的,只觉的景美花香,真堪入画。目光流连,赞叹不绝。
几人正沉迷在这美景之中,忽闻远处一阵喧哗,纷纷好奇看去。
只见她们北面走来七八名少女,皆衣着华丽,只觉不凡。只是她们的目光却几乎都落在了同一人身上。
那名女子身穿紫罗兰色刺绣对襟襦衫,杏色罗裙,腰间围着鹅黄色腰上黄,系着彩宝碧玺缀玉佩蝴蝶结禁步,臂间挽着一条蜜合色绣团花披帛。
少女正仰着脸四处观望景色,身姿窈窕,柳眉杏眼,云鬓峨峨,眉如青黛,脸胜桃花。原就生的容色甚丽,这一身亮丽又不庸俗的衣裙将她本就不错的身形更衬得愈发体态纤细,分外娇嫩明艳,犹如枝上怒放的海棠花一般亮眼艳丽。
可惜少女神情间颇有几分冷清,一旁的采女不住与她说话,却不曾见她开口,眼神中更有几分厌烦不耐。
杨素女第一个收回目光,陈多福瞧见了,心里一动,忙凑过去问她:“杨娘子是否认得那紫衣娘子?”
杨素女点头,视线又落到紫衣少女身上,语气平淡:“她是秦、魏国大长公主的外孙女,长孙七娘子。”
一听说是公主的孙女,众人都目露惊羡之色,这可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呢!皆忍不住看向那边,越看越觉得果然不愧是皇亲国戚,通身贵气逼人呢!
唯有范雪瑶早就知道这长孙七娘子是谁,她于长孙家的同辈娘子中行七,乳名珪。早年她曾参加过一次赏花宴,便是由长孙七娘子的母亲永嘉郡主举办的,因着这层关系,她只得随她娘一道去了。当时便是长孙珪同几个堂姊妹负责招待她们一众年轻娘子。
收回目光,范雪瑶笑道:“果真仙姿国色。”便不再就长孙珪这人言说什么。
杨素女不由多看了她几眼,内心多了几分欣赏。心道:这范娘子虽然门第不高,可这性子倒是庄重矜持的紧,听到公主之名尚能如此淡然。
正人心各异,忽然那一边吵闹起来。
范雪瑶下意识看了过去,却见长孙珪那边一个松花色襦衣配桃红夹袄的少女与一个粉蓝色绣遍地撒花窄袖对襟褙子的少女争执起来,离的有些远,众人只听得见模模糊糊的争执声,却听不仔细在因为什么事争吵。
两名少女吵的有些厉害,两人皆是一脸怒色,不时嘴巴开开合合的说着些什么。一旁长孙珪满脸的不耐烦,最终蹙眉说了句什么,才叫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