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须知饮啄繇天命(4 / 7)

覆汉 榴弹怕水 13786 字 2019-06-10

然坐回,韩当也赶紧归位,甲士们纷纷撤离,周围诸人也纷纷释然,唯独崔琰,本来也要在郗虑的硬拽之下坐回去的,却被公孙珣远远一个眼神将那郗虑吓得缩了回去。

“天子年幼,我为辅政大臣,自然当仁不让,所以我先说,你们再议”公孙珣等周围人坐定,方才继续扬声而言。“其一既然崔季珪说话了,那便从此开始天下板荡,百姓流离,士女涂炭,以重定天下而言,自三辅、幽州后,当度田于天下,并清理户口、清查人口这一条,乃卫将军公孙珣所举议,袁氏逆臣、清河崔琰反对,其余诸位,谁同意,谁反对反对者可与崔琰一道起身,我非董卓,议者无罪”

众人自郑玄以下,包括吕范、审配、娄圭、韩当、田丰、荀攸、关羽、程普、朱灵、太史慈,乃至于数百官吏、将佐、幕属,甚至还有那些战俘,以及夏侯渊、毛阶二人,几乎俱是一怔但旋即各有姿态,远处一直沉闷无言的许攸干脆笑出了声。

公孙珣见状也不急,只是随手从被掀翻的大案取来一个原来盛温水的铁盆,倒扣于身前,复又拔出腰中断刃,击盆而语,刀背如秋水浮光,拍打盆底,清脆响亮

“今日到场有位者,包括夏侯妙才与孝先,凡河北诸州军政要员、名士将军,大儒尊客,共计三百五十七人,皆可议论,若有三一之数以上者皆不以为然,那就是恶政、恶法,虽然是我提的,那也不能推行可换言之,三击之后,若无一百二十人以上起身反对,那就要颁行天下了只此一日,机会难得”

说着,公孙珣不急不缓,第二次挥刀敲下。

依旧是沉默无言,而且当然如此,公孙珣虽然许所有人参与,但败军之俘虏,性命都为人所握,又有几个如崔琰那般如此硬实的

而公孙珣的下属,则需一分为二其中一半是武将,以他的威望和这些被他精选提拔上的武人,谁会反对他,谁又敢反对他君不见关云长等人干脆都已经扶刀顾盼左右了吗另一半文臣,虽然不敢说人人齐心,但一来为首之人多是他多年信重提拔举任的,二来当着外人的面,除非确实不满至极,他们又怎么好违背自家主君意志

只能说,公孙珣潜心经营十五六年的班底,外加此番覆灭袁绍大胜之威,到底是换来了回报国家产生于战争之中,这就是战争的结果,说起解决分歧,没什么比战争更利索。

刀背第三次击打到了铁锅背上,依旧只有崔琰一人立于席中,唯独其人始终面不改色,倒也堪称气度从容了。

“善”公孙珣握刀而笑。“度田天下,此事定下了”

众人居然一时释然。

“其二,”公孙珣环顾四周,继续握刀扬声而起。“诸州动乱,百姓多有离散,一则抛荒甚重,二则豪强大族趁机广据良田,三则从袁绍为逆者不得不罚当于度田后,收逆产、合荒地,以战俘、流民、收降盗匪合而屯田,兼代行地方徭役这一论,依旧是卫将军公孙珣所举,袁氏逆臣清河崔琰一人反对,诸位有反对者,可起身从之”

“敢问卫将军。”崔琰身侧不远,一人忽然起身,却正是南阳许攸。“如我等败臣逆贼,若要收逆产,当以何为据”

“自然是以罪论,这个待会还要再议,但若不参与军事,原则上不收浮财、宅院,只没超出本家人口的多余田地。”公孙珣头也不抬。“如何,子远要与崔琰同列吗”

“两军临战,兵戈连绵数千里,死伤何止十万,而今日将军一朝得胜,便是将我们一并杀了,将降卒一并坑了,也最多只是说你残忍,却不能说你无由如今只收我们这些罪臣多余田地,还要将降卒安置屯田,将军堪称仁慈了,我又怎么会与他同列呢”说着许攸俯首作揖。“我要谢过卫将军大度”

说着,其人兀自坐回去了,而公孙珣顺势敲响盆底,却依旧只是崔琰一人独立。

稍倾片刻,公孙珣专门回头看向身侧郑玄,眼见着这位天下儒宗也束手不言,却是毫不犹豫,直接敲响了第三下。

“如此,收拢青、兖、营、冀四州逆产,招抚百姓联合降卒军屯、民屯一事也已经议下了。”公孙珣不慌不忙,继续言道。“这第三件事,乃是我有感于乡间豪强之盛,亭乡之政着实难为,外加地方盗匪频发,所以想仿效当年我在赵国、中山的行政策略,推行地方什伍制度,五户为一伍长、二十五户再为一保长,最后连上里长,许以算赋减免、些许秩俸,直属州郡,以作治安事这个三长之制,可有人反对啊”

众人依旧不言。

“既如此,还是崔季珪一人反对”公孙珣敲完第二次盆底后一时失笑。

“将军何必如此”终于有人不耐了,却还是许攸许子远。“事到如今,你自存威德,直接定策便是,何须在此一而再再而三呢”

“总要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的。”公孙珣倒也不气。“子远你急功近利了”

“要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杀几个人便是”许攸昂然而对。“梁期城下、界桥之畔,难道死的人不是血流成河吗事到如今,怎么反而束手束脚了就因为一个郑康成吗他不过是老糊涂了,只以为自家子弟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