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儒宗的由来(2 / 2)

古月之城 岁月如梦 3515 字 2017-04-29

封百里,而琴宗圣者的一曲夺命曲,战场上亦可镇杀千万人。

同时儒道又广开院门,招收四方学子,宣扬有教无类。

在玉梨皇朝,除了儒道的四大圣地,也就是四大书院以外,儒道还在各地开设了大大小小的书院,广收弟子,教化百姓,给许许多多的平民子弟提供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听着北溟墨的述说,雨澈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道:“这样说来,这个儒道的确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北溟墨点头道:“从百姓生活的角度出发,的确是如此,儒道广设学院,教化百姓,宣扬浩然正道,教人向善,对百姓来说,是个实实在在的善举。”

“而且儒道主修的是精神力,修习精神力门槛比较低,修为高深者催动精神力,可以施展各种法术,唤风唤雨,拥有不俗的战力。”

“修为低者可以刻录简单的符文,炼丹炼器,御兽布阵等等,为自己和家人赚取不少的天尘晶,所以无论成就高低,至少能给自己学到一门安身立命的技能。”

“那为什么我们云天原没有多少人修习呢?”雨澈问道。

北溟墨笑了笑,道:“那是因为儒道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主修的是精神力,虽然修炼门槛很低,但想修炼成圣却是很难。”

“修炼精神力需要的资源比较少,但对修炼者的天资要求却极高,很多人修炼到一定境界后,就会陷入瓶颈,此生修为再无寸进,所以修炼精神力很难诞生出真正的强者。“

“而修炼武道虽然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撑,但只要有足够的资源,培养出一个顶级强者的概率却很高。”

“是以儒道适合普通大众修习,却不适合那些顶级势力。若是一个顶级势力缺少扛鼎的强者,则拥有再多的门人也会被人吞并,所以儒宗发展至今也只是一个松散的势力。”

“而当今天下太平盛世,玉梨皇朝八百多年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事,适合大众修炼的儒道,恰逢其时,才会发展得这般迅速,已经超越武道,成为当世的第一大宗。”北溟墨说道。

雨澈想了想,又道:“少爷,我在想,若是世间没有人修习武道,那么是不是就没有了那么多的争斗。”

北溟墨不置可否的笑了下,答道:“只要有人存在的一天,世间的争斗就永远不会停止,即便儒道教习是与人为善的浩然正道,但门下弟子似慕容天丰之流,还不是一样好勇斗狠。”

“这一路上走来,你也看到了,玉梨皇朝境内,除了某些地方繁华太平以外,更多的是弱肉强食,民不聊生的贫苦之地,而这些百姓若是不修习武道,连反抗的力量都没有,比之我们云天原都相去甚远。”

“而且在这九州大陆,人类占据的只是五分之一的领地,若是没有这些武道至强者撑起一方天地,人类只怕早已沦为各类蛮兽口中的血食,何来这莺歌燕舞的生活。”

“独文不长远,独武不兴盛,相辅相成才是世间大道。”北溟墨道。

想了想,北溟墨又道:“雨澈,你对武道兴趣不大,若是对儒道感兴趣,我倒是可以帮你拜入儒道四大书院门下修习儒道,将来或许成就不低。”

雨澈歪着小脑袋,问道:“那少爷你也去吗?”

北溟墨笑道:“我修炼的是武道,至今尚未有半点建树,如何敢心分二用,再去修习精神力,若是将来我武道有成,或许会有此考虑,很多武道圣者也是成圣后,才去修习精神力。”

“那雨澈等少爷去的时候再去!”她靠在北溟墨身边轻声说道。

北溟墨点了点头,他倒不是心血来潮,才会和雨澈聊起这么多关于儒宗的事。

雨澈对武道没有什么兴趣,她品性善良,心地单纯,极富正义感,和儒宗宣扬的浩然正道却是不谋而合,若是修习儒道,对她来说未必不是一个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