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粉墨登场(5 / 6)

第二天,荣国府一行的“黛玉护卫队”便浩浩荡荡出发了。史家老太君坐在马车里,一手搂着黛玉,一手搂着迎春,黛玉前天知道父亲身子不大好,已经哭红了眼。迎春便哄道:“妹妹没去过金陵吧?听说老家那边可是个好地方,祖母家、荣国府的亲戚都在那边,有长江、紫金山,到了秋日,那栖霞山上的枫叶秋林最好看。”

黛玉依旧红着眼睛,贾母心疼道:“你莫要太担心,咱们这么多亲人跟着一起去呢。你大舅母一大早就送来了上好的人参、灵芝,都是你琏二哥哥从外头托人打关外弄来的最好的药材,你这么孝顺,你爹会好起来的。”

黛玉感动地啜泣道:“多谢外祖母、多谢大舅母了。”

被安慰了一阵,黛玉也稍微好了一些。两个女孩便坐在一处说说话。从黛玉的口中,迎春得知,林如海这一支人丁非常不旺,没有嫡亲的兄弟姐妹,林如海本人倒是有三位堂兄弟,一位堂姊妹。

林家大老爷林源一家没有在朝为官的,继承了家里的祖产、田产,过着富庶的庄户生活;二堂老爷林清中过举人,在姑苏老家也算颇有名望,家中子弟较有出息,都是读书人,但若论做官,也没有多大的官儿;三爷林润家就没那么好运气了,林润去的早,只剩下一个儿子名唤林昀,说起来也是黛玉的堂兄弟。

这三位都是出自林如海父亲的兄长或弟弟,还有一位林如海的堂妹,也就是黛玉的堂姑了,名唤林湘。

这家都不如黛玉家混的好,不过子息旺盛,也是各有千秋各有各的福气。听起来,倒也不是很复杂。

迎春在心里想着,按照上一世的演变,这趟回去,林姑父怕就会不行了。纵然有哥哥寻来的千年人参,永安侯府送来的灵丹妙药,怕也是拖不了太久。没有儿子,就一个女儿,即便是嫁妆,那也应当是主母贾敏留下的,父亲再添一些。可剩下来的,总不好全叫女儿带了去。因为女儿家迟早要嫁人,那就等于是把族里的财产都带到了外人家。

所以那些林家的叔伯堂兄,定然会来理直气壮地分一杯羹。更何况林如海家眼下,连一个能顶得住事的男人都没有,唯有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这样一块肥肉,任谁都想要咬一口。

迎春心里想着:只怕到了林家,又会是一场恶战。

从京城走了一路往扬州来,过了最热的伏天,便到了立秋。立秋当天要吃西瓜,一路上有了永安侯府的照顾,也算相安无事。

也不知从哪里,那陈侯世子弄来了一车的西瓜,分给了底下赶车的人吃,又挑了两个最大最甜的,送去了贾母的马车中。

“史老太君,停下来歇歇脚吧。前方就快到扬州城了,这会子吃些西瓜,先解解渴。”

迎春听着外头的声音,低沉冷峻,带着一股子果断淡薄。

绣橘和雪雁分别扶着自家小姐下了马,迎春一抬头,心下不由大为疑惑:怎么这位世子看着如此眼熟,像是在哪里见过似的。

陈束将西瓜递给丫鬟,也不多言语,只寥寥几句客气话,便回到了自己的马上。

迎春心道:大抵王孙公子全都长得差不多,剑眉星目、丰神俊朗,要么就温文尔雅,眉清目秀,无非就是这么几个词儿。于是便也不多想了,接过绣橘挖好放在碗里的西瓜,小口吃了起来。

陈束在军中领兵习惯了,杀伐决断,做事从不拖泥带水。早就派侍卫快马加鞭前去林家报信。待迎春一行到时,林家已经正门大开,林府管家林忠领着家中的丫鬟女仆夹道迎接,全都毕恭毕敬,大气都不敢喘。早就得信,说此番护送自家姑娘的是大娘舅赦老爷,不但如此,连贾家老太太也亲自来了,护卫跟着的还有永安侯世子。

林忠松了一口气。老爷这回怕是不大好了,家里已经被几位堂老爷闹得是鸡飞狗跳,正怕姑娘回来被欺负。还好,贾家派了重量级的人过来,虽然也不好完全过问林家的事,可到底气势上也能震震堂老爷几家啊!

再说永安侯,其实是老爷早就写信去求助的,没想到侯爷如此相助,竟然派了当今圣上十分倚重的世子爷过来。

看着林府管家那激动成一朵菊花的笑脸,迎春在心里猜出了七八分,只怕林家现下就已经很头疼了。

果然,待一行人被迎进了府里。还没来得及放下包袱细软,安顿下来去看看林姑父。便有三位如花似玉的姑娘家,盈盈走上前来。

为首的个儿最高的一个,约莫十七八岁年纪,穿了一身雪青色妆花缎褙子,典型的江南女子长相,行动若弱柳扶风,抿着笑。迎春打量了一眼她尖如锥子的下巴壳儿,高颧骨、细长丹凤三角眼,按照相由心生的说法,恐怕不是个善菩萨。

黛玉也愣了愣,只瞧着这三位姐姐眼生,不知道自己离家多日,怎么平白多了这么些人。

一旁的嬷嬷忙过来道:“姑娘不记得了?这是你堂姑家的大姑娘红姐儿;这是金姐儿、青姐儿。”

黛玉跟一众贾家的仆妇一样,陌生地打量着三位比自己看起来更像主家的不速之客,只得勉强笑着打招呼问候